思联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
作品是一辆小型沙发车兼储物装置,寓意狭小的房子,或者由工人推着堆满货物或纸箱的手推车在陡峭和狭窄的街道行走。椅子虽小,但它像香港一样,拥有一切。
会展简介
「设计营商周」(BODW) 是香港的年度设计省事,标志着香港对全球创意发展的深远影响。对别具视野的设计师、企业家及热衷创意人士而言,活动无疑是激发创意交流的首选平台。
会展交通
香港设计营商周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HKCEC)举办,其位于香港湾仔的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是香港区海边最新建筑群中的代表者之一。
会展餐饮
为期5天的设计营商周将会吸引各大市民参展,展会附近还配备特色港式美食餐馆。
城市的质量用行走来丈量
Q:能否聊聊您的设计成长经历,比如是什么样的机缘巧合让您踏入建筑设计这个领域的?
A:我从来不认同“专业化职业”一说,亦深知很大程度上我只是碰巧成为了一名建筑师。虽说如此,但建筑对于我而言不仅是一门生计,更是一种生活。某种程度上,建筑是我人生的驱动力。这或许是因为建筑拥有令人着迷的魔力:不仅可体验创造的快乐,亦可以改善我们身处的世界。
Q:在您看来,“设计”是什么?什么样的设计最容易打动您,为什么?
A:坦白说,很遗憾,我的年龄已经令我不能轻易受触动。然而在非洲旅游时,我曾见过一些不知名的天才设计,让我感动不已。这些设计都是用回收的物品制作而成,而这些物品在我们身处的富裕第一世界国家(也通常是不负责任的社会)眼中,都属于应丢弃的废品。
Q:您的一些作品,比如“跳蚤市场”会尽力保留传统文化。那么您认为建筑的设计、生态、经济和规划之间会有矛盾吗?您是如何平衡的?
A:我不是很确定,因为这些领域之间有太多矛盾了,甚至每个领域本身,都源源不断涌现矛盾。我知道建筑和生态看似极度不相容。然而我不认同将地球看作脆弱的船只,让人类得以环游宇宙之中,这种说法让人心生愧疚。其实真相是,对于人类的繁盛而言,地球的环境太恶劣了。不过,我们所做的挣扎应更为聪明才对。
Q:您的作品设计风格丰富多样,设计灵感通常来源于哪里?有什么办法让自己旺盛的创作力持续下去?
A:创造力的产生神秘莫测,但总是基于丰富知识、高度敏感和辛勤工作的有机结合。我们的团队积极向上,密切留意身边的一切。对身边的文化与环境保持高度敏感,是建筑创意诞生的关键所在。
Q:您在中国有项目吗?是否打算开拓中国市场?
A:目前,我们在中国没有开展项目,不过相信我们很快就有这样的机会。最近我们被邀请参加一个重要的比赛。我们肯定非常乐意在中国工作。中国将在很大程度上塑造未来,而我非常希望有机会参与其中。
Q:对于中国现在一些大中城市建筑同质化问题,您能否提出一些建议?
A:我觉得原因大概是因为需求。其实所有的建筑和设计都是为了发现新事物,所以同质化的问题大多是源自于外部条件,例如需求。开发商不想冒险,他们希望工程会有更多的回报,所以会造出类似的建筑来。冒险的成本太高,就会缺乏尝试新风格的动机,就不会有很多新型建筑的研究。建筑,城市,小至一条街道,一个瞬间,都不会完全相同,也不应该完全相同。
Q:香港经常缺乏公共空间,我们没有足够的空间交流互动。但是西班牙不同,人们会有很多公共的空间。您觉得这个与城市规划有关吗?
A:公共空间是非常重要的,它让身处的每个人都产生对城市的归属感。让城市变得更为安全的方法就是将它变成一个适合居住的地方。香港是个密集的地方,所以我们要先定义公共空间是什么,私人空间是什么。我觉得香港在连接公共和私人空间上还是很成功的。虽然香港寸土寸金,可是公共空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个城市的质量可以用行走来丈量。允许人们用步行于其中的城市就是高质量的城市,这点毫无例外。可能有钱人会选择私家车,甚至直升飞机这种出行方式,但是它们是一个封闭隔绝的空间。而步行,让人们得以交流、互动和分享,正是这些让人们为自己身处这个城市感到自豪。
Q:你们的工作室善于运用自然的元素设计。现在有一些新型建筑标示“零排放”,您是如何看待的呢?
A: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负责任。现在在使用燃料方面,人们往往很不理智。其实我不是浪漫派的人,地球不是天堂,其实是对于人类来说特别艰难的生存环境。但是可以明确的是,我们现在滥用自然资源,对环境和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一定的影响。以我们现在的条件,是可以通过研究用更好的方式做得更好,对环境负责任。可是很多事情设计师个人决定的,还在于市场、消费者、开发商等等。这不仅是设计师的责任,更是每个人的责任。
Q:您认为未来建筑的趋势如何呢?
A:我认为我们应该利用好现有的建筑资源,而不是重建一切。我们要衡量一项建筑计划是否必要,也应该思考如何改善我们现存的建筑。建筑其实就是为了让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其中一个衡量标准就是公共空间。这对我来说是基本而必要的元素。分辨好坏的能力是很重要的,所有人都应该这样去做,因为建筑与每个人的快乐息息相关。但是每个人感受不同,因此需要衡量如何让建筑达到人们快乐感的最大值。我们作为设计师也这样的义务去衡量各元素,做好每一个决定。这不容易,可这是我们责任所在。
我不会为改变而改变
Q:在您看来,“设计”是什么?什么样的设计最容易打动您,为什么?
A:设计应该是非常真诚的,它出自于对人类的一种美好而关切的爱。设计亦应为创造美好生活方式带来灵感,因为它本身就需要聆听我们心底的声音,解决日常面对的问题,满足希望,并成就梦想。
Q:设计是一个与时尚紧密相联的行业,您认为自己是一个时尚的人吗?对于“时尚”有什么看法?
A:我不是一个时尚的人。我不会为改变而改变,也不会盲目追寻下一个时尚元素。我所寻找的,是一种永恒的时尚。现今自然资源越来越少,我希望更有效应用人类智慧和技术,设计出持久的时尚。这份持久不仅指对美的追求,亦指作品实用、耐用。人类总有身份认同问题,而这种时尚不会令我们三番四次质疑自我。
Q:您的作品风格丰富多样,设计灵感通常来源于哪里?有什么办法让自己旺盛的创作力持续下去?
A:我总是认为,岁月往往打造出更好的设计师,因为时间能让研究更全面,观察更敏锐,想法更清晰,实践更完善……而现在,时间却是我们唯一缺乏的元素。对于我来说,因为心存平静,每天,甚至每分钟,我都可以收集灵感。创新的力量不像蓄电池会消耗耗尽,它会不断燃烧直至最后一刻。
Q:您认为设计师应该如何平衡商业诉求和艺术创意,结合点在哪里?
A:商业市场带有强烈的迷惑性,令设计师如同追逐影子。越追逐,就越感到困惑和迷失。如今有多少设计师,就是因为追寻市场这条黄金法则,丧失于名声及淘金的狂热中。我们需要静下心来,问自己人生到底需要什么,这样往往能获得外界的共鸣与认可。或许,我们不应该追随市场的脚步,这样市场才能追随我们的脚步。
Q:作为一名华裔设计师,以您对国外设计界的了解,他们的创作思维和中国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A:有时候我会想,我致力创造的空间,它的本质是来源于我设计的物品,抑或是物品间的氛围、空气和气息?比方说,我们在白纸上泼墨,黑色是因为有白纸的衬托才存在,这同时也可以是“白墨”泼在黑纸上。又或者是一段忧郁的音乐,听到声音的同时亦会听到寂静,因此寂静也是音乐。我觉得这种思维方式没有国界,只是基于我自己对实体与虚无,物品与空间,有形与无形的思考。
Q:您在中国有项目吗?是否打算开拓中国市场?能否对中国的设计界提一些建议?
A:从2006年开始我就在中国发展项目,这些项目带给我一些难忘的经历。虽然没有明确的意图,但有趣的项目似乎都会涌到我身边,因此我的自由度很高,只需要抓住一些我觉得有潜力的项目即可。在座有很多我一直学习的前辈,在他们面前谈论设计是件自大的事情。传统给予我们一个出发点,以及发展传承的线索,同时也建立了我们的思维模式。重新诠释传统是每位兢业设计师的梦想。
德式作风出身的设计逻辑
Q:您的作品既有饱含中国韵味的,也有极具现代感的。那么您认为时尚和传统的关系是什么?传统文化深厚的中国,它的国际化应该是怎样的?
A:我想首先设计还是应该满足用户,一个个体的用户,然后是一个族群的用户。所谓的中国的设计不是一个刻意追求的命题,而是当我们在面对设计的国家性时需要思考的问题,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不是目的。这是一个全球华人在经历文化与设计断层后,在寻找身份认同时的设计思考。在越来越虚拟、越来越浮躁的当下,人们对于真实材质并充满文化与生活记忆的传统手工艺有着越来越大的渴求。
Q:您刚刚也有提及后续也要去台湾参加设计展,比对两岸三地,您有没有觉得有一个现象是,内地的中国元素被强调得太过度了?
A:我们设想下,我们看到一个德国人,或者是美国人,他们是不会过多强调这个是美国的设计还是德国的设计,这个问题如果我们去过度去强调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整个中国现在的设计是处在一个弱势的情况,这种做法可能也是非常媚外的,做一些看上去像中国的符号,可能西方人会很喜欢,在我眼里这就不是好的设计,好的设计应该是自然而然的发生,而不是刻意做出来的。
Q:台湾的学院设计会做很多民生方面的东西,比如您这边也有和壹基金之间合作过,您公司的业务类型也很多,我们想知道这部分你们是怎么考虑的?
A:从设计的领域来讲,我觉得这是一个相对比较落后的领域,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称之为是一些公共服务类的设计类型,它的一个很大的特征是,消费者不能自由选择购买,不像是服装或者是鞋子家具,如果是消费者能自由采购的话,市场会非常关注这一点,它里面的更新甚至设计花的力量会很大,这样的一种受到商业或者消费者关注导致的设计,我觉得已经过度了,相对另一块就显得比较空白,这一块应该是政府或者是公益组织应该去努力推广的,设计师也应该有责任去支持的。
Q:您很强调用户体验这件事情,这是您从一开始做设计就能够抓到的还是慢慢摸索得来的经验?
A:这个跟我在德国的学习应该有很大的关系,在德国的整个设计中他们很强调逻辑,任何一个产品出来,必须有一个原因,会问为什么做这样的设计。我觉得这个设计方式跟法国人的设计方式又不一样,法国人真的会感性很多,我们也跟法国的品牌合作过,然后ceo会突然拿出一张纸来,给我看一个网页,你看这个海盗的独眼龙很有意思,我要在投影仪里面去这样设计,跟德国人是真的很不一样,(您是说德国人比较务实?)对的。
Q:您于2013年创办的中国首家私人工业设计博物馆,目前运营状况如何?符合最初的设想吗?
A:一开始有这个想法也只是因为兴趣,在德国工作和留学的阶段,欧洲有很多这种古董市场和古董店,这个在中国比较少。当初是出于设计师职业兴趣,收藏了这些东西。后来十年下来,因为出差到各个国家,慢慢地收集的东西就越来越多,差不多有一千件的样子,我就想给它们找一个家,原来就堆在仓库,后来就把一座老的发电站改造为博物馆来陈列我的这些收藏,于是就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私人的工业设计博物馆。
Q:您觉得在中国做产品设计或者是工业设计最难的部分是什么?
A:我觉得现在最大的挑战是,中国的设计行业非常浮躁,我们很多基础性的东西没有做好,尤其互联网来了以后,很多设计师会觉得,我只要有一个好的概念,明天就会有投资人找我,其实这是一种幻觉,尤其这两年这种风气正在慢慢往下走,因为政府鼓励全民创业大众创新,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事情,所有的年轻人他们刚毕业或者还没有毕业就会开始做梦,但你要知道,一件真正好的产品,不管小的还是大的,其实是要投入整个团队的经历去做的事情。
跟温度相同的人一起玩设计
Q:您的设计哲学非常有趣,尤其是为乐趣而设计。请问在您的设计中,趣味占据了多大比重?
A:当你认为所做的事情很有趣的时候,往往能容忍犯错误。就像幼儿园给儿童提供玩乐的平台,在这个轻松的环境下他们往往在不断学习。而且当你玩得开心的时候,你会发现新事物。玩是很重要的,跟对的人一起玩同样重要,就比如有时候你跟某些人会比跟另一些人玩得更开心,道理就是这样。
Q:面前有很多解决办法的情况,您是如何应对的?
A:这种情况要科学应对。在众多解决办法面前,选取你喜欢的方法,再深入研究。当你发现另一个办法也可以,你也会拿出来深入研究。所以我们很多的解决办法其实是两个方式的融合,产生新的方法。
Q:您曾提到,当今的语言是数字化。所以将科技融入产品中是非常重要的。您怎么看待这方面的潜力和可持续性?
A:你们在座的每一位,昨晚的晚餐是什么?可能是寿司,面条……但其实一颗药丸已经可以提供所有你需要的蛋白质维他命等等的营养。可是你不会用药丸代替晚餐。因为寿司或者其他晚餐为你提供了独特的经历。我手中有很多工具,当我想将想法写下来,我会用速写本;想创造一些新的想法时,我会用海报。每个媒介本身都有不同的功能。没错,数字化是非常重要的,但它是一种语言。何时用何种语言是根据需求而定的。数字化会不断发展,可是传统的事物也会一直流传下来。
Q:感谢您为我们带来很多出色的创意,例如鸵鸟枕头等。您的创意来自哪里?另外,如何让创意源源不断涌现?
A:我们会认真听和认真观察。例如当我回家时,在旅途上我会发现很多有趣的现象,而这些现象往往会激发创意。我觉得创意来自于对生活保持敏感,和不断观察。例如在中国,地铁上很少有人带耳机,而欧洲却可以看到满大街的人带着大耳机。这是为什么呢?这种问题会引向另外一个问题,然后你就发现自己时常在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我们身处的时代,让我们可以随便问问题,从他人或者是互联网中得到答案。
Q:您是一个英国的设计师,您认为英国的设计有什么独特之处吗?
A:我们通常不会考虑一个国家的风格。其实在我们的工作室,有来自日本、西班牙、阿根廷、葡萄牙、法国、巴西等等的设计师。大家都来自不同的国家,还有人来自不同的领域,例如有设计师本来是做财政方面的工作的。其实这与风格无关,与每个人的思维有关。
Q:您怎么看待设计作品商业化?
A:对这方面我不太熟悉。我希望一个创意工作室可以接触到一些有趣的分销商,这样我们只需关注于设计本身,会轻松多了。可是我不确定是否有这样的模式存在。
要用功能去引导形式
Q:您的设计作品涉及商业空间、艺术、家具家饰等多个方面,日常设计灵感都是从哪里来的呢?遇到灵感撞墙期的时候,您会做些什么让自己回到状态呢?
A:我的创意来源于旅游经历,以及对电影尤其是艺术电影的热爱,很多时候亦源自客户。我对设计的热情令我一直保持在最佳状态。我很幸运,因为我热爱自己的职业!
Q:我们知道Yiline是您的得意之作,这个品牌最早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名字有什么含义么?
A:准确来讲,应该是YILINE,均为大写字母。为客户量身定制家具15年后,我们决定推出自己的品牌。YILINE其实代表着最简单的笔画,一二三,这个名字具有二元和平行的涵意,代表着家具作品背后的理念。
Q:国外设计作品在商业化方面的表现一直都很出色,香港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对内地的设计师同行,你们有什么可以分享的经验么?
A:我曾见过内地很多仿造别人的设计,这一点并不值得骄傲。设计应该要原创,从身边的生活和社区中寻找灵感。中国能带给设计师很多灵感,实际上,十八世纪的中国为国外的设计贡献了很多启示和灵感,而“中国制造”这个标签,曾一度属于“奢侈品牌”。
Q:和时尚大气的公共空间设计相比,家居空间内的设计似乎更灵动一些,您更喜欢自己哪方面的设计作品呢?
A:我更喜欢公共空间设计,原因很简单,因为它更具挑战性。在公共空间设计上,我们的项目囊括了奢侈品门店、酒店、私人别墅、医院、学校和博物馆,这些空间都对设计和施工要求很高。
Q:您是第几次参加香港设计营商周?对今年的营商周有什么期许?
A:我已经参加了好几届的研讨会,但是作为演讲嘉宾还是第一次。合作国家是个很棒的想法,我期待对此有更深的了解。
Q:近几年家居行业开始流行中西合璧风格的设计,比如您的一些家具作品也有融汇中西特色,可以分享一点您的看法吗?请谈谈您对现在的国内原创家具设计走向国外的一些看法?
A:我在波士顿长大,是个美籍华人。我的设计灵感通常来自于过去在美国、欧洲和亚洲的记忆或是经验,风格精细入微,不受固有亚洲印象的约束。中西方的界限其实很模糊,不应该让人一眼就可以察觉出来。我希望我的设计能给人带来快乐,还有精细微妙的感觉。每一件家具都要为人带来舒适的体验。功能引导形式,是设计上永恒的真理。
时尚不适用于我的设计作品
Q:您曾经“反对产品与设计目的和结果直接产生联系”,能否为我们诠释一下这句话?
A:我一直坚信:优秀的设计产品源自设计师和生产商的深度沟通。两者必须通力协作,才能取得成功。
Q:您希望您的作品可以“穿越时空”,那么您是如何看待“时尚”的呢?什么样的产品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A:时尚不适用于我的设计作品。我的设计与时髦脱节,我的目标是设计永不过时的作品。Charles Eames的经典设计就是很好的例子。
Q:您认为设计师应该如何平衡商业诉求和艺术创意,结合点在哪里?
A:就像我之前说过的,一个好的设计师需要权衡商业和市场的需求,但不能摒弃自己的准则,思想和观点。
Q:今年设计营商周的伙伴国家是巴塞罗那,作为伙伴国的代表设计师,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巴塞罗那的设计特色和行业现状?
A:巴塞罗那这座城市举世闻名,她既有高迪时代的建筑,也有当代风格的建筑。城市中的商店,酒吧,餐厅的室内设计都别具一格,处处洋溢着温暖阳光和浓郁的地中海风情。
Q:除了设计之外,您平时还有什么兴趣爱好?您觉得什么样的生活状态最为理想?
A:我同时也是作曲人和歌手,这也是我的嗜好。我理想的生活状态是:工作日的时候工作;每周末在乡村别墅欣赏美景,放松自我。
Q:您是第几次参加营商周了?对本届营商周有什么期望?对香港的印象如何?
A: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营商周,但我几年前就来过香港。我很喜欢这座城市。我很开心与大家分享我的设计经验。
互联网与设计
时装设计
生态会议
设计教育亚洲会议
主办机构:香港理工大学及
香港知专设计学院
协办机构:香港设计中心
品牌亚洲论坛
品牌亚洲论坛
DFA设计奖颁奖典礼
设计教育亚洲会议
主办机构:香港理工大学及
香港知专设计学院
协办机构:香港设计中心
设计营商周开幕式
重点会议(一)
时尚与设计
产品与设计
DFA:给亚洲设计
重点会议(二)
传意与设计
空间与设计
群众募资与设计
设计营商周晚宴
文化与大都会
设计·城市·未来
文化与大都会
设计·城市·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