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2日发文称,在不实施“限购”措施的城市,居民家庭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原则上最低首付款比例为25%,各地可向下浮动5个百分点。
也就是说,首套房首付比例最低可以降低至20%!比原来的30%下降了整整10%。这意味着,人们购买首套房的杠杆从原来的1:3.3升至1:5!
任志强此前要将房地产多余库存“炸掉”的言犹在耳,如今为了“去库存”,政府不惜一边让企业和资本市场去杠杆,一边给房地产行业加杠杆。
以下是央行公告: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银监局;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为进一步支持合理住房消费,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按照国务院有关部署,现就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在不实施“限购”措施的城市,居民家庭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原则上最低首付款比例为25%,各地可向下浮动5个百分点;对拥有1套住房且相应购房贷款未结清的居民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普通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30%。
对于实施“限购”措施的城市,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按原规定执行。
二、在此基础上,人民银行、银监会各派出机构应按照“分类指导,因地施策”的原则,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指导各省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结合当地不同城市实际情况自主确定辖区内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
三、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结合各省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确定的最低首付款比例要求以及本机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投放政策、风险防控等因素,并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合理确定具体首付款比例和利率水平。
四、加强住房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人民银行、银监会各派出机构应强化对房地产贷款资产质量、区域集中度、机构稳健性的监测、分析和评估;督促各省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根据房地产形势变化及地方政府调控要求,及时对辖区内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进行自律调整,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住房金融业务稳健运行和当地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请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银监局将本通知联合转发至辖区内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城乡信用社、外资银行、村镇银行。
《中国经营报》12月底报道称,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落幕,房地产去库存措施或将很快出台。由于库存主要集中在二、三、四线城市,措施不涉一线城市取消限购。
当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化解房地产库存”,适当降低商品住房价格,促进房地产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要取消过时的限制性措施。
从去年来一系列的政策和政府表态来看,“去库存”已经成为房地产行业的“重中之重”。
2010年,房地产投资氛围浓郁的浙江成为“限购令”强打对象之一。这一年,浙江全省11个城市中有8个加入限购大军,分别是:杭州、宁波、温州、金华、绍兴、台州、衢州、舟山。
“限购之前,浙江房价涨幅最高。”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向中新网房产频道介绍,高房价使浙江多数城市被列入2010年限购城市名单,“当时,温州一些县城的房价比北京、上海都高。” 张大伟说。
在当年宜居城市研究室发布的“2010年7月中国城市房价排行榜”中,杭州新房价格居第一位,单价高达2.5万元。温州、宁波、舟山均在前十之列,单价万元以上的11个城市中,浙江省占了5席。
但在近两年,浙江房地产市场逐渐降温,温州房价更是连续30多个月下跌,成为全国少数同比下调的城市之一,当年流窜于各大城市、将本地楼市推上高崖的“温州炒房团”也已淡出舆论视野。
“浙江实体经济了出现问题,房价下滑明显。”在张大伟看来,房地产周期下滑、经济周期下滑、当年的购房主力企业主等收入下滑,已使浙江房地产市场发生逆转。“之前限购令抑制投资的作用已经不需要了。”
“如今,杭州这些城市,面临着如何去库存的严峻问题。”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在接受中新网房产频道采访时表示,随着投资性买房客的逃离,浙江很多城市楼市供应量已明显过剩。数据显示,截止7月底,杭州新房库存要卖20多个月,宁波、温州库存消化时间均在30个月以上。
随着住宅调控力度普遍升级,酒店式公寓再一次成为“政策避风港”,“投资回报率”、“不限购不限贷”、“租售比高”等说辞也再一次充斥在营销来电中。酒店式公寓产品在历次调控期中成交表现究竟如何,其投资回报又是否值得信赖?以史为鉴,我们以上海为例,对2010年以来酒店式公寓产品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成交量走势:交易规模增速快于住宅,短期调整中成交份额逆势上扬
自2010年以来,受限购、限贷政策持续升级、调整的影响,上海酒店式公寓成交规模增速明显快于商品住宅。2015年全市酒店式公寓成交面积达到68.89万平方米,相比2010年增长101%,比同期商品住宅规模增速快了46个百分点。从各年成交面积变化来看,酒店式公寓与行业大周期同步波动。2013年为近年成交峰值,全年成交酒店式公寓13090套,同比增长52%,共计92.78万平方米,同比增加62%。2016年上海限购升级后,凭借“不限购”的优势,酒店式公寓市场热度显著攀升,前9月酒店式公寓共成交68.0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7%,成交金额170.35%,同比增长57%,依此趋势来看,今年酒店式公寓成交量有望创下历史新高。
据本网统计,2016上半年衢州市区(市本级、柯城区与衢江区)共成功出让23宗地块,相比去年同期减少了6宗,土地成交面积约86.38万方,折合约1297亩,同比去年下降13.19%,总成交额约30.78亿元,同比上涨约300.88%,另有1宗工业用地无人报名,流拍。
23宗地块吸金30.78亿元 超越2015年与2014年成交总额之和
2014年土地收入共计约9.48亿元,2015年土地收入共计约17.64亿元,两年合计约为27.12亿元。而2016年仅上半年年度土地成交金额已突破30亿元,总成交金额约为30.78亿元,相比前两年具有碾压性的差距。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经营性用地成交总额29.9亿元,占总成交量的97.16%,占比超过了九成。随着市场行情的回暖,土地溢价率走高,土地价格的上涨成为了土地收入的重要推力。据统计,在上半年成功出让的土地面积总和约为86.38万方同比去年下降13.19%,而由于推出的优质住宅地块增多以及土地溢价率走高,土地成交金额同比上涨约300.88%。
衢州土地市场在经历了2014年的低谷期之后,2015年开始便回归平静,低溢价率成交、流拍、偶有宅地均成为这一期间的关键词。然而,随着新房市场走量与一线城市土地限令房企转战二三线城市影响,衢州土地市场的基调也随着溢价率走高、百轮竞拍、高楼面价等字眼的出现开始转变。
5宗宅地撑起盛宴 土地溢价率走高
从成交情况来看,上半年衢州土地成交的大月主要集中在4月,土地成交金额占比最高,这期间,也正是上半年住宅类用地出让的集中月。期间,多宗优质宅地遭遇争抢,土地成交价被不断刷新。
4月1日,衢州市火车站片区荷花中路以西、站前路以北地块被大连万达商业股份有限公司以10850万元竞得,拉开衢州土地市场火爆的序幕。
4月29日,5宗优质商住用地吸金26亿,此次拍卖会吸引了全国各地近20家房企参与,场面十分壮观,是近年来衢州难得一见的一场土地拍卖盛会,现场也上演了一出激烈的“争地大战”。
西安门大桥头原金侨国际大酒店地块被碧桂园以47700万元竞得,楼面价为4763.85元/㎡,溢价率高达198.13%,是截止到目前为止,2016年溢价率最高的地块。
衢市储(2016)4号西区E2-5地块(阳光水岸对面)被德信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竞得以144000万元,楼面价达到4780.69元/㎡,为衢州新地王,溢价率高达140%。
衢市储(2016)5号(铁路三角地块)被浙江中梁置业有限公司以60000万元竞得,楼面价4414.69元/㎡,相比去年同一区域的楼面价上涨1200元/㎡。
在西区与老城区的地价一路走高之际,衢江区也是不甘落后。6月17日,衢江新区30-3号地块经过100多轮加价之后,最终以9280万元的价格,被衢州市鑫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拍得,折合楼面价约为2781.94元/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