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分布:浙江、安徽、福建、台湾、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中国之外分布:印度(阿萨姆)、孟加拉国、缅甸、孟加拉国。原矛头蝮12月上旬入蛰,至翌年4月上旬出蛰,冬眠期约4个月。卵生,多在7—8月产卵,每产5—13枚。卵径(33x20)—(37x20)mm,仔蛇全长250mm,脐孔位于肛前17—19或24—26腹鳞片处,大约1星期后开始第1次蜕皮。原矛头蝮为管牙类毒蛇,局血循毒。最大放毒量108毫克,对人致死量48毫克(干重)。万分之一毫升(稀释)蛇毒注射于10克体重的小白鼠,2小时内即死亡;若用5000分之一浓度的蛇毒0.5毫升皮下注射,或取0.5毫升由腹腔注射,小白鼠均在24小时内死亡,直接死因为呼吸麻痹。观察标本最大全长/尾长:雄1158/213mm,雌988/170mm。头侧有颊窝的管牙类毒蛇.头呈三角形,与颈区分明显,头背都是小鳞,只有鼻间鳞与眶上鳞略大;躯体粗细正常,尾稍短.色斑变异较大,一般有菜花黄色,故名"菜花"原矛头蝮.但高海拔地区的黑化个体因体色深暗,菜花黄色不显.头背有特殊的斑纹。
在野外原矛头蝮喜欢在阴湿的环境中生存,如果要考虑家养的话,他喜欢盘踞在柴堆内,所以家庭饲养要给予它一个可以躲避的空间。由于原矛头蝮的身体比较瘦长,因此在捕食与攻击时都比较灵活。以鱼、蛙、蜥蜴、鸟为食。小雪至次年清明为冬眠期,常利用树洞,竹洞作为越冬场所。为卵生,每次产仔5-13枚,自然温度孵化,孵卵期一般在35-45天。原矛头蝮在野外喜欢生活在丘陵及山区,栖息地一般是茂密丛生的竹林地或小溪边等,原矛头蝮属于夜行性动物,多在晚上活动。大多数蛇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原矛头蝮也是如此,因为在那样的环境中,它们喜欢的小动物最多,它们不喜欢在裸露的地面活动,因为那样不利于隐蔽接近它的猎物。天气太冷或太热时它们都要休眠,秋天是它们最活跃的时候,会到处觅食,为冬眠积蓄能量。原矛头蝮学名:Protobothropsmucrosquamatus,俗称:烙铁头,原矛头蝮 (Protobothrops jerdonii [Blyth, 1875] 是我国主要毒蛇之一,隶蝰科(Viperidae), 蝮亚科 (Crotalinae), 原矛头蝮属。它是山西省三种毒蛇之一,有一定危害,也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一般1米左右的400-500,1。5米的就得600+,2米的就得900-1000左右了!不只这些,还得看花纹颜色如何!乡城原矛头蝮蛇头长呈三角形,头长约为其宽的1.5倍。头背布有很多细鳞片,吻较窄两鼻间鳞较小,隔有数片更小的鳞片。左右两眼上鳞之间一横排上有小鳞14--16片。鼻鳞与颊窝鳞前缘之间有1--数片小鳞。体长1米左右。体背颜色棕褐,在背部中线两侧有并列的暗褐色斑纹,左右相连成链状。腹部灰褐色,有多数斑点,等等。第4枚最大;第5~8枚均较低。下唇鳞左13右12枚,第1对较宽而长,在颏鳞之后相接;前2对下唇鳞接第1对颔片,其后有两对较短而窄的颔片;再后还有3对小鳞相对排列,其后到第1腹鳞之间有5枚逐渐横向增宽的鳞片,它们及前述颔片与两侧下唇鳞之间相隔2~7列小鳞。背鳞25—25—18行,中段D1平滑,D2~5弱棱,其余棱强;腹鳞212;肛鳞完整;尾下鳞82/82+1。通身暗绿色,正背有一列暗褐色粗大逗点状斑,两侧还各有一行较小点斑;腹面有灰、白间杂的斑块头背色黑,有略呈“人”字形浅色细线纹。
原矛头蝮(学名:Protobothrops mucrosquamatus),又名为龟壳花,为蝰科原矛头蝮属的爬行动物,俗名烙铁头、笋壳班等、老鼠蛇和恶乌子等,是台湾六大毒蛇之一。头长约为其宽的1.5倍。龟壳花常与无毒的拟龟壳花混淆,拟龟壳花的头部较圆。原矛头蝮为管牙类毒蛇,有剧毒。原矛头蝮头部典型的长三角形,颈部细小,形似烙铁,故名烙铁头。体形细长,尾纤细,有缠绕性,善于攀爬上树。最大全长雄性(906+218)mm,雌性(998+282)mm,体重50—250g。原矛头蝮头背具细鳞,棕褐色,有近倒“V”形的深褐色斑纹,上颌骨着生中空的管牙,头两侧有颊窝,眼后到颈侧有一暗褐色斑纹,上下唇色浅,头部腹面灰白色,体背棕褐色或灰褐色,在背中线两侧有并列的暗褐色斑纹,左右边相连而成波状纵纹,在波纹的两侧有不规则的小斑块。腹面浅褐色,每一腹鳞有1—3块近方形或近圆形的小斑。原矛头蝮每日17时至次日凌晨05时外出活动,雨天出现率较高,活动高峰在21时至次日1时;季节活动高峰为6—8月,最适活动气温为23—32℃;非冬眠期每日出现率为30%—70%,平均为52%。该蛇常利用树洞、竹洞、岩石洞作越冬场所,一般不主动攻击人,但遇黑影及灯光时可出现攻击动作并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