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体略细长,一般在1米以上。背面棕褐色或橄榄灰色,躯干后部和尾背鳞片边缘黑褐色,整体略显网纹;上唇和背面灰褐色,体中、后部每一背鳞中央有黑褐色纵线,前后缀连成黑褐色纵纹;腹面淡黄色。灰鼠蛇是无毒蛇,行动敏捷,性格温顺,胆子小,一般不主动袭击人。生活于丘陵和平原地带,主要活动在田基、路边、沟边的灌木林中,在水田,溪流、溪边石上或草丛中也可见到,常攀援于溪流或水塘边的灌木或竹丛上,故广西群众称它为过树龙。有时也到地上寻找食物。昼夜活动,阵雨后太阳出来时,常遇见于路边、沟边的灌木顶上,等待太阳光的照射;晚间也蜷伏于竹枝上。捕食树蛙、雨蛙、蜥蜴,也食小鸟、其它蛙类。11月开始冬眠,在田基、墓地向南的鼠洞内越冬,冬眠期随每年气温变化而有异,广西南部三月即苏醒活动。该物种已被入列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近危(NT)
所以其价格也是非常便宜的,一般网上的报价在100-200元的样子,在实际生活中购买的话价格就在120元左右,当然也有部分地区的商贩是称重卖的。灰鼠蛇无毒,灰鼠蛇标本与金环蛇、眼镜蛇合称三条蛇。三条蛇是中国南方著名的食用蛇类,为“三蛇酒”、“三蛇胆酒”和“三蛇胆”的原料。可入药治风湿症。灰鼠蛇肉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的功效,主治风湿性关节炎、麻痹、瘫痪等症。其去内脏后,为三蛇酒和五蛇酒的原料之一。其胆制成蛇胆酒、蛇胆陈皮、蛇胆川贝等中成药,具有消痰止咳作用。灰鼠蛇是中国重要的经济蛇类之一。灰鼠蛇酒原料:灰鼠蛇1条,木瓜、桂皮、川芎、广巴戟、白术各30g,白酒适量。灰鼠蛇酒炮制方法:取灰鼠蛇全体入药,剖去内脏,洗净,与上药同入广口瓶内,注入白酒(按每500g原料加入2000mL的比例),浸泡30天,每隔3天振摇1次,期满后即可饮用。每日1—2次,每次15——210mL。灰鼠蛇酒功效与作用:此酒有祛风止痛,通络活血之功效,适用于半身不遂,风湿痹痛,四肢麻木,坐骨神经痛等症。
幼蛇饲养,在地下室的蛇柜中饲养。地下室夏天温度22?25°C,冬天温度6?12°C,相对湿度全年80%?95%。蛇柜尺寸80厘米*60厘米*50厘米,杉木板制成。蛇柜内置小水盆一个,供蛇饮水,柜顶安40瓦白炽 灯泡一只,供照明用。投入幼体泽蛙50只,一部分幼蛇会攻击泽蛙,但未见进食。当幼蛇第一次蜕皮后便开始进食,主动捕捉泽蛙,有的咬住蛙后腿,有的咬住蛙头,但均咬住不松口,直至吞人腹中。从咬住到吞完,最快的3分钟,慢的10分钟。正常投喂量以蛇柜内泽蛙不断为准。饲养柜每天正常打扫一次,更换饮水,遇有蛇粪,随时擦去粪便,捡出死蛙,保持柜内清洁,第一次蜕皮15天后见幼蛇第二次蜕皮。此时除投幼体泽蛙外,同时投放部分成体泽蛙,不少幼蛇能够正常捕食成体泽蛙。成蛇饲养.灰鼠蛇系树栖性蛇,白天大都在树枝上,晚上或白天捕食时 才在地面与水池内爬行。以泽蛙为食物,经几个月的饲养,蛇体 皮肤光亮,生长良好。12月上旬进入蛇窝中,开始冬眠,翌年3 月初出眠。冬眠期间天棚上加塑料膜保温,室内温度维持在6-12°C,相对湿度80%-90%。
云南、贵州南部、四川、广西、广东、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台湾。国外分布于中南半岛、印度、印度尼西亚。云南的河口、个旧、墨江、永德、腾冲、盈江、陇川等县分布数量较多。20世纪50年代数量达230万条,进入21世纪后下降到30万条。颊鳞2-3枚,前半段体色灰棕,后半段体鳞鳞缘棕黑,略显网状纹。体长多超过1米,最大可达2米。灰鼠蛇与金环蛇以及眼镜蛇被人们合称为“三蛇””。“三蛇”是中国南方著名的食用蛇类,为“三蛇酒”、“三蛇胆酒”和“三蛇胆”的原料。灰鼠蛇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蛇类之一。灰鼠蛇生活于丘陵和平原地带,主要活动在田基、路边、沟边的灌木林中,在水田,溪流、溪边石上或草丛中也可见到,常攀援于溪流或水塘边的灌木或竹丛上,故广西群众称它为过树龙。有时也到地上寻找食物。昼夜活动,阵雨后太阳出来时,常遇见于路边、沟边的灌木顶上,等待太阳光的照射;晚间也蜷伏于竹枝上。灰鼠蛇的繁殖方式为卵生,通常在每年的5-6月份产卵,每次产卵数可达9枚左右。孵化期约2个月。11月开始冬眠,在田基、墓地向南的鼠洞内越冬,冬眠期随每年气温变化而有异,广西南部三月即苏醒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