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舌蜥全长42-48公分,颈部略呈蜂腰状,体鳞数30-34列。后肢大概有躯干长的25-30%,尾部大概有躯干长的110-140%。幼体的舌头略呈蓝色,长至成体后就会转变为桃红色。全身以深浅棕色的横带相间而成,在棕色横带的两边还有黑色的细条纹。头部颜色为很浅的灰棕色,颈上有黑棕色的大块斑纹,四肢颜色深棕,布有黑点。整个长长的身子看上去光洁整齐。石龙子(Scincidae)约1,275种蜥蜴的统称。虽然世界各热带地区(以及北美温带地区)皆有分布,但以东南亚及其附近岛屿上的种类为最多。典型者体呈圆柱形,头为圆锥形,尾长渐尖。最大者体长可达66公分(26吋),一般不及20公分(8吋)。多隐匿地下或穴居;活动的下眼睑上有一适应地下生活的透明鳞片,使其钻穴时既能视物又能避免粗糙粒子伤害眼睛。其他种类可能有肢体不发达或完全退化以及耳鼓凹陷等怪异特征,有些种类则树栖或营若干程度的水栖生活。以昆虫和类似昆虫的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大型种类则以植物为食。卵生或卵胎生。
看是什么蜥蜴 你可以去58上看看花鸟鱼虫专栏 也可以去南山市场 那儿虽说是海鲜市场 但是周围什么店都有 汗 南山里面 有个小怪外胡同里 有个卖鸟的它旁边就是卖蜘蛛拉 蛇拉 变色龙拉 之类的 你可以养守宫类的 蛙眼20-35 豹纹150以上 一般200.石龙子栖于山野草丛中,爬行迅速。分布长江流域和以南地区。石龙子种类很多,分布较广的尚有蓝尾石龙子(长江流域以南)、铜石龙子(华南、华中)等。石龙子以鸟虫为主食,擅长躲避人类,很难发现石龙子。成体公石龙子为了领域与繁殖权可能会打架,试图咬下对方的尾巴,所以成体公桃舌蜥最好不要混养在一起,相信你是不愿意看见它们缺胳膊少腿的出现在你的饲养箱里。石龙子为本品去内脏的干燥全体。似蛇有足,形细。20~32cm约长,有细鳞,金碧色,其五色全备者为雄体。入药为胜;色不全者多为雌性,稍次。石龙子,全长~21cm。周身被有覆瓦状排列的角质细鳞,鳞下分布骨片;鳞片质薄,光滑,鳞列24~26行。吻端圆凸,鼻孔1对,鼻后鳞缺如;眼分列于头部两侧,眼间距宽,有瞬膜;舌短,稍分叉。
桃舌蜥经常钻入石块或枯木下的土中栖息。属于肉食性,平常以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蟋蟀、面包虫的接受度很高,也可以训练吃饲料和牛肉或牛心。由于它们是日行性爬虫,UVB的照明是必须的,每天照明十个小时以上。底材可以用无菌培养土,也可以混合落叶或树皮屑,湿度保持60%以上,水盆也需要准备,只要布置得当,饲养的难度并不高。同时它们的体格强健,只要不造成脱水,通常不会有什么毛病。冬天需要保温,如果没有保温就会进入冬眠状态。桃舌蜥是典型的食肉动物,在野外主要以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如:蟋蟀、面包虫等,人工饲养的可以训练吃饲料和牛肉或牛心。但是由于个体的差异,并不是所有的桃舌蜥都是吃这些食物的。有的还特别喜欢吃大麦虫,有的也喜欢偶尔吃点水果和蔬菜。但大体上的食物都普遍被认同。体背面粘土色,一般有3条纵走的淡灰色线;鳞片周缘淡灰色,因而呈现网状斑纹。四肢发达,前肢5指,后肢5趾,指、趾端均有钩爪。尾细长,末端尖锐,易断,断后能再生。
桃舌蜥,一种分布在澳州东部沿岸的石龙子科,主要吃地表的昆虫或者是陆栖蜷螺。颈部略呈蜂腰状,体鳞数30-34列。后肢大概有躯干长的25-30%,尾部大概有躯干长的110-140%。幼体的舌头略呈蓝色,长至成体后就会转变为桃红色。大多栖息在湿润森林区或雨林中,但是也有不少个体生活在干燥林内。石龙子体型中等,尾较长,体表鳞片光滑,类似蛇,生命力强,喜土中穴居。缸养条件简单,缸底铺沙土5至10厘米厚,放饮水盆和喂食盆各一个,食物以面包虫和其它昆虫为主,注意保持环境潮湿。全体含蛋白质、肽类、氨酸、脂肪。甘油酯中不饱和脂肪脂酸占总脂肪酸的80%,而油酸(oleic acid)占40%B-细胞含肾上腺素,葡萄糖原,皮质醇(Hydrocoritsione)。在中国两湖、两广、安徽福建及其他地方均有将中华石龙子用作食材的习惯,两广地区有一种以石龙子剁成肉馅的饼在民间很是流行,福建地区有用石龙子作为汤料和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