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点蓝舌蜥的整个身子看上去比价娇小,总共长度有三十五厘米左右。但就是在这样一个娇小的身体上面,布着二十八到三十二排鳞片,在头顶和颈部之间还有最少两排的大型多角状鳞片。体色也是根据它们的出产地的不同,而各有差异。各条斑纹为黑色,脸部两侧到身体两侧边都是浅浅的乳白色,或者是浅棕色。四肢粗短黝黑,尾部由于细长,而晃眼看去如同全黑色。蓝舌的独立种和亚种:蓝舌有7个独立种,但wikipedia上写的是8种,多了一种就是常见的伊利安,由于伊利安的学名尚未被完全确定,所以一直以Tiliqua sp., Irian Jaya的学名代称,其中可能由于hybrid的太严重了,但科学上毋庸置疑的是伊利安基本是印尼杂交东部而来的,我想wikipedia上把它写成一个独立种的原因是由于杂交已形成一个稳定的种群,故把他独立出来,但我觉得这并不合情理,因为毕竟是杂交的,当然只是多数,或许伊利安就有一个自己的产地,只是未被发现及确认,所以我们暂先把他命为斜纹蓝舌的亚种之一。言归正传,7个独立种分别是:巨型蓝舌(学名tiliqua gigas)、斜纹蓝舌(T.scinooides)、中部蓝舌(T.multifasciata)、西部蓝舌(T.oociptalia)、斑点蓝舌(T.nigrolutea)、侏儒蓝舌(T.adelaidensis)及松果(T.rugosus rugosus)。
北京出售一只蓝舌蜥蜴,不是全品脚趾和手指 都被咬断了, 自养一年平时吃狗粮,之前650入的 现在650出售。斑点蓝舌蜥喜欢栖息在平地草原及森林间的各种不同环境,属于地栖型。斑点蓝舌蜥全长45-60公分,头侧前鳞比其他后方的鳞片更为细长。头顶间鳞至体鳞间覆有1-2列大型鳞片。东部与北部在形态上无任何差异,其中的不同点在眼部后方有无黑色纵纹(东部斜纹蓝舌蜥具有黑色纵纹)。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最适宜温度28度,在日间保持在摄氏26-32度,晚上约维持于摄氏22-24度左右,它们可抵受较大温差,湿度保持在50%-80%.一般斑点蓝舌蜥早上出来嗮太阳找食物吃,因为是冷血动物需要阳光提高自身温度,所以每天必须适当光照,一般早上晒太阳提供自身能量,夏天早上晒2-4小时饲养箱内要有遮阴物,如果室内饲养每天开射灯8小时左右,在冬天晚上使用加热设施,给它们保持温度在摄氏22-24度。温度低于14度停止进食,也可让他冬眠,多放点沙子自己钻到里面冬眠 ,冬眠温度要高于0度。
斑点蓝舌蜥常年生活在平地或者是山地的森林里,但是典型的地栖性蜥蜴,不会真的喜欢爬到树上去生活。它们的性格是比较慵懒的,很少处于四处窜动的状态,往往都是安安静静的趴在树干上晒它的太阳,享受属于它们自己的日光浴,这种情况几乎就成了它们生活的一个代表。因为它们每天会花上十来个小时的时间去干这件看似无聊却对于斑点蓝舌蜥又是极有意义的事情。斑点蓝舌蜥的生活比较单调,不会有过多的活动,饲养它们的箱子不用考虑得太大,但是一定要精致。毕竟它们还是树栖性的物种,树枝一类的常规生活用品是必不可少的了,这是为了给它们还原自然的生活状况,让它们有躲避和嬉戏的环境。所以,树枝可以少有,也可以多有,但必须要有。再加上受各地气候的差异影响,还需要为它们准备UVB灯来进行控温取暖。斑点蓝舌蜥的饮食上不用太在意,总的来说它们的食性是比较杂的,非常喜欢吃昆虫和陆栖蜷螺,但是其它的小型软骨类动物它们也是可以接受的。植物性的食物选择上,它们偏好于花朵和果实。对于水果和蔬菜并不是特别喜爱,但是偶尔也可以尝试着给它们喂养。
斑点蓝舌蜥,一种生活在澳州东南部和塔斯梅尼亚岛的石龙子科蜥蜴。这种蜥蜴食性比较杂,比较容易饲养。它们常年生活在平地或者是山地的森林里,但是典型的地栖性蜥蜴,不会真的喜欢爬到树上去生活。它们的身体有二十八到三十二排鳞片,在头顶和颈部之间还有最少两排的大型多角状鳞片,着实让人为此震惊。也因此成为了不少爬行玩家的心头之好。斑点蓝舌蜥的日常生活环境需要二十五摄氏度左右的温度,并且每天要给它们喷水保湿。如果环境和饮食没有跟上的话,就容易患疾病。由于蜥蜴需要温度来消化食物,所以如果温度太低的话它们容易消化不良,这时候就要停食或者少食,并且提高温度。特别是有一些室外饲养的斑点蓝舌蜥,它们的身上很容易出现寄生虫等生物,在放进室内的时候就要检查一下,看看它们的身上有没有扁虱,有的话就要拔出来,然后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饲养斑点蓝舌蜥的环境是需要玩家好好布置的,虽然对于斑点蓝舌蜥来说人工环境还是比较容易适应的,但是在设备和温度湿度等方面还是需要非常注意的。饲养设备只须要一个较高身而阔表面光滑的饲养箱可用玻璃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