鳄蜥是首先由中国人发现的爬行类动物之一。1928 年 5 月,中山大学生物 系师生在广西金秀县罗香乡大瑶山开展生物学野外考察时,采集到 28 号躯干圆 柱形、尾巴侧扁形似小鳄鱼的陌生爬行动物标本,后来将其中 2 号赠送给德国柏 林动物博物馆。1930 年,德国著名动物学家 Ernst Ahl 对该标本进行鉴定,根 据其形态特征,把它们命名为 Shinisaurus crocodilurus(鳄蜥) ,在动物分类 上的地位比较独特, 隶属于爬行纲有鳞目蜥蜴亚目鳄蜥科鳄蜥属, 为独科、 独属、 独种。20 多年后,有分类学家根据头骨和皮肤的特征,认为把鳄蜥归入异蜥科 Xenosauridae,鳄蜥科降为亚科(McDowell & Bogert,1954)。这种分类方法维 持了很长一段时间。新的研究表明,对鳄蜥骨骼除具有一般蜥蜴的特征外,还有 一些原始的特征,如头骨为古腭形、头背部皮肤具有真皮 骨板等,认为鳄蜥是比较原始的蜥蜴,与异蜥科的差异显著,提出恢复科的分类 地位(胡其雄等,1984) 。鳄蜥躯干圆柱形, 尾巴侧扁似鳄鱼, 尾背面有由大鳞形成的两行明显的纵脊, 鳄蜥因此特征而命名。 一般雄性鳄蜥头体长 156-360 mm, 雌性鳄蜥头体长 156-360 mm。鳄蜥的性二形分化不明显,但从外形上看,由头部和腹侧面的特征可以区分 出雄性和雌性。雄性个体的头大而强壮,成年时腹侧的红色明显。
出一只鳄鱼和一只瑶山成体,如果俩只一起买,和减少50元.4800-5500.这种分类方法维 持了很长一段时间。新的研究表明,对鳄蜥骨骼除具有一般蜥蜴的特征外,还有 一些原始的特征,如头骨为古腭形、具顶眼孔、翼骨具齿、头背部皮肤具有真皮 骨板等,,与异蜥科的差异显著,提出恢复科的分类 地位(胡其雄等,1984) 。进一步的研究证实了鳄蜥是一种古老原始的蜥蜴,可 能是第四纪冰川后期残存在我国华南地区爬行类中的特有种, 是从早期原始的蜥 蜴类分化出来,并作为单独的一支而未能充分演化发展,这种进化上的保守性使 得它单独占据一个科的位置 (张玉霞等, 1996) 鳄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 。 在分类地位上属鳄蜥科(Shiniasuridae)鳄蜥属(Shinisaurus), 是生物演化史上 留下的活化石,这个观点得到了国际动物学界的认可并一直沿用至今。1988 年 鳄蜥被列为国家 I 级保护动物,1989 年鳄蜥被列入 CITES 附录Ⅱ中。目前,保护区已与广西师范大学合作开展鳄蜥的科学研究工作,与广西师范 大学合作申请获得德国动物物种和种群保护协会(ZGAP)的项目资助(4000 欧 元) ,另外还联合申请了国家林业局的研究项目,保护区的科研工作正在向良性 发展。
鳄蜥喜欢生活于海拔 760m 以下,植被大多为阔叶林的山冲溪流不大的回水 潭中,如果在回水潭的上方有枝条更是鳄蜥首的理想栖息地。白天调查很少见到 鳄蜥,而在夜间则喜欢静栖于距离水面 1m 左右树枝上,四肢紧紧抱住树枝,闭 上眼睛,即使离它很近,只要不触动枝条,都不会被惊动。如果受到惊动则立即跃入水中,潜藏在岩石下或洞穴里,因此,当地群众称鳄蜥为大睡蛇、木睡鱼或 落水狗。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鳄蜥只吃活动的食物,以蠕虫、蚯蚓、幼蛙、蝌蚪、小 鱼等为食物,也捕食昆虫。当鳄蜥发现食物时,一边窥伺着猎物,一边悄悄地匍 匐前进,逐渐接近猎物,猛然向前用口咬住,然后慢慢将食物吞下。不论大小鳄 蜥,饱食后都会静伏不动。 一般是在 10 月左右即开始进入冬眠状态,冬眠 期 4 个月左右,冬眠期间不吃不动。当 4 月气温回升到 18℃左右,鳄蜥从冬眠 中苏醒,不久进入繁殖期。从我国的情况来看, 大桂山自然保护的鳄蜥种群为仅次于广东罗坑自然保护 区的第二大种群,对大桂山鳄蜥种群的保护,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鳄蜥的保护中具 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分布区域美国太平洋岸及墨西哥.栖息于草原或开阔森林,性好潮湿环境,分5亚种,日行性,地栖型。鳄蜥为卵胎生,性成熟大约是 3 年。雌雄交配多于 6-8 月在水中进行。母蜥 受孕后活动减少。母蜥冬眠苏醒后的 4-5 月,当气温达到 20-24℃时,母蜥开始 产仔。孕蜥产仔数量在 2-8 条不等。刚产出的幼蜥,体外有羊膜包住,不久幼蜥 就用前肢破膜而出,并能很快地自由爬行和在水中游泳。母蜥产后需要休息 1-2 天,才能恢复正常摄食活动。初生幼蜥全长 121-131mm,其形态与成蜥几乎完全 相似,所不同的是幼蜥的体色较成蜥深,特别是头顶有一极明显的三角形黄斑, 此黄斑直到幼蜥长到 9 个月才逐渐消失;其次是幼蜥的鼓膜较成蜥明显;此外,尾部两行脊棱也明显。而要保护好大桂山的鳄蜥种群,必需提高大桂山鳄蜥自然保 护区对鳄蜥的保护效率, 这有待于相关部门加大对该保护区的投入, 使其在人员、 设备以及经费上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