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蜥是弹簧蜥属的物种得统称,该属包括了28个不同品种,分布于中美洲和拉丁美洲;国内市面上出现过的有两个品种,即海地纹面弹簧蜥 Leiocephalus personatus 和 巴哈马弹簧蜥 Leiocephalus carinatus。两者都是小型蜥蜴,成体长在25-30cm之间。雌性则相对暗淡很多。有很强的领地性,成年雄性不可群养。性格极其活跃,非常喜欢快速的爬行和跳跃,兴奋时(日光浴时,进食时,同类间交流以及见到饲主时)会上下点头并伴有其招牌动作:像弹簧伸缩一样卷曲尾巴。这也就是它名字的由来。作为生活在海滩,开阔灌木丛,岩石区带等干燥地区的蜥蜴,弹簧蜥尤其偏好日光浴。它们会像水龟晒背一般把后肢伸展开享受日光,展示出一副陶醉的样子。夜间弹簧蜥有钻入垫材过夜的习惯。栖息于森林边缘。草地,或海岸。地栖。日行性。当本种处于兴奋状态或奔逃时,尾部如弹簧般卷曲,并高举于身体上方,因此得名。
看到一个商家在卖这个。580一只。蛮喜欢的。纹面弹簧蜥就像缩小版的鳄鱼,外形特征基本相似,全长15—27公分,雄蜥的眼部上具有黑色条纹,像蒙了一层面罩,背部以红色为底色,并布有许多白色斑点,雌蜥的体色则以褐色为主,雄性颜色鲜艳,雌性则相对暗淡很多。纹面弹簧蜥在日光浴、进食、同类间交流以及见到饲主时会比较兴奋的上下点头并伴有其招牌动作:像弹簧伸缩一样卷曲尾巴,这也就是它名字的由来。纹面弹簧蜥杂食性,但以虫食为主。当它们处于兴奋状态或奔逃时,尾部如弹簧般卷曲,并高举于身体上方,因此得名弹簧蜥。纹面弹簧蜥有很强的领地性,成年雄性不可群养。体形特征 全长15—27公分,雄蜥的眼部上具有黑色条纹,四肢呈绿色。背部以红色为底色,并布有许多白色斑点,至于雌蜥的体色则以褐色为主。以昆虫为食。
杂食性,但以虫食为主。面包虫或小个体的大麦虫。由于此品种相当不挑食,所以理论上只要是无毒的昆虫都可以喂食。本人饲育的弹簧蜥在饿急了的情况下甚至捕食了一个和它体型几乎一样大的雄性杜比亚蟑螂,并且成功的肢解后吞食,可见其强大的捕食能力。蔬菜水果少量进食,部分个体不吃,饲育时玩家可以尝试性喂食。饮水容器需要低浅容易发现,弹簧蜥对饮水没有特别要求,渴了就会自己找水喝的。 白天环境温度在25摄氏度左右,热点下30摄氏度。夜间环境温度18以上,或者甚至可以忽略加热,因为弹簧蜥夜间都会在垫材里过夜睡觉,所以只要保证垫材厚度和温度(如底部加热垫)就可以,空气温度可以不考虑。需要UVB,5.0即可。弹簧蜥是干燥地区的蜥蜴,环境要求低湿度。不过我饲养下来感觉对湿度没有太苛刻的要求,只要不过于潮湿就没有问题。建议使用爬虫沙,干燥的椰砖也可以。注意垫材要厚,而且容易钻入,因为弹簧夜晚需要在垫材里睡觉。
海地纹面弹簧蜥分布于海地以及周边群岛,如 西印度群岛,而巴哈马弹簧蜥分布于巴哈马群岛,开曼群岛(拉丁美洲),古巴以及美国佛罗里达(美国为引入,非原生种)。由于弹簧蜥顽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弹簧蜥数量在美国南部迅速增长;过大的种群导致了对食物的巨大需求,从而严重威胁到美国本土小型蜥蜴的生存。环境布置需要立体化,有攀爬也要有躲避。弹簧蜥白天喜欢在缸内来回奔跑跳跃,所以立体环境很重要。 同时由于弹簧蜥侵略性不高,可以和很多品种混养。我尝试过和盾甲等蜥蜴混养,效果都不错。个人觉得和干燥类型的石龙子混养效果最好。纹面弹簧蜥体型娇小,可在鱼缸中饲养,缸底铺白色海沙,天气热时可放置一水盆,供其饮用与洗澡降温。在温度为10-20度时,应在缸中放一块布,它们自己知道躲在布下保暖,所用的布应选择纯棉质地的。人工饲养的纹面弹簧蜥使用太阳灯照明,从早到晚,每日照射12小时左右,即能达到充分的效果。紫外线灯的强度比太阳灯强许多,过强的紫外线对动物有伤害,同时也有晒伤,眼睛失明的危险,每日照射10-20分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