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巨蜥的个性比较敏感胆小,所以通常都会躲避人类,饲养时会需要比较长时间的适应期,相对的饲养的难度也比较高,没有饲养巨蜥经验的人最好不要尝试。由于是以树上活动为主,翡翠巨蜥的尾巴相对的也比一般地栖巨蜥长很多,而且可以卷绕树木枝干,增加在树上活动的灵活性,同时体型也比地栖巨蜥修长许多,有助于在茂密的森林中迅速移动猎食。即使人工繁殖已经成功,但是市面上的翡翠巨蜥多半还是野生个体,而且新进个体通常会处于脱水状态,所以饲养它们的第一法则就是要先补充足够的水份,先大量喷水供它们饮用,之后再开始喂食。巨蜥是巨蜥科巨蜥属的一种动物,包括所有蜥蜴中最重的科莫多龙及最长的萨氏巨蜥。巨蜥体长一般为60~90厘米,最大的可达2~3米,体重一般20~30千克,尾长70~100厘米,最长的可达150厘米。通常约占身体长度的五分之三。它是现存蜥蜴类中体形最大的种类,也是世界上较大的蜥蜴类之一。尾部则为黑黄相间的环纹,同时黑色环纹上常有小黄斑;四肢强壮,趾上有锐爪;其背面有小黄斑,故称“五爪金龙”。
因为对环境要求高,翡翠巨蜥我国引进较少,宠物市场大有供不应求之势。蜥蜴一般都是成对存活,目前国内一对成年翡翠巨蜥价格多在两千元左右。以前看过好多转让的,价格也不贵,好像实在1000多吧,小的,树巨一般都不怎么好饲养的.巨蜥体长一般为60~90厘米,体重一般20~30千克,尾长70~100厘米,最长的可以达到 150厘米,通常约占身体长度的五分之三。它是是中国蜥蜴类中体形最大的种类,也是世界上较大的蜥蜴类之一。头部窄而长,吻部也较长,鼻孔近吻端,眼睑发达,瞳孔圆形;鼓膜裸露;舌细长,先端深分叉,舌较长,前端分叉,可缩入舌鞘内。全身都有布满了较小而突起的圆粒状鳞,成体背面鳞片黑色,部分鳞片杂有淡黄色斑,腹面淡黄或灰白色,散有少数黑点,鳞片为长方形,呈横排。幼体背面黑色,腹面黄白色,两侧有黑白相间的环纹。耳孔与眼径一样大;舌较长,前端分叉较深,可缩入舌鞘内。四肢粗壮,指(趾)上具有锐利的爪。尾侧扁如带状,很像一把长剑,尾背鳞片排成二行矮嵴,不象其他蜥蜴那样容易折断。有肛门前窝一对。
饲养环境以直立式箱笼为主,基本上要有4尺宽7尺高2尺深的尺寸比较理想,因为翡翠巨蜥的活动力很强,此外它们也需要较高的湿度,至少要维持在70%,这是饲养这种热带巨蜥的要诀。箱笼中设置各种树枝供攀爬栖息。翡翠巨蜥终其一生几乎都在树上渡过,所以底材的种类就不是很重要,如果要选择,落叶会是最适合的底材。另外还要准备供它们栖息的树洞,不需要太大,这对稍具神经质的翡翠巨蜥来说也很重要。在食性上,翡翠巨蜥是以树栖性昆虫为主食,但是一般可以入口的食物如小鸟、老鼠、蜥蜴等也都会捕食,所以在喂食上比较不会有问题,但是要注意的是它们食量较小,喂食应该以少量多餐为原则。另一方面,它们也不耐饥饿,所以最好每日喂食,尽量不能超过两天以上不喂食。昼夜均外出活动,但以清晨和傍晚最为频繁。虽然身躯较大,但行动却很灵活,不仅善于在水中游泳,也能攀附矮树。食物可以根据不同环境下所有的食物加以选择,能在水中捕食鱼类,也可爬到树上捕食鸟类、昆虫及鸟卵,此外也吃蛙、蛇、鸟、各种动物的卵、鼠及昆虫等,偶尔也吃动物尸体,还时常爬到村庄里偷食家禽。
翡翠巨蜥(巨蜥科,拉丁学名:Varanus prasinus)分布于新几内亚岛及周边岛屿,栖息于热带雨林区,是一种十分华丽的中型树栖型巨蜥,在巨蜥中是十分罕见的。全长90~100厘米,尾部截面呈圆形,具盘绕物体的能力,长度约与躯干长相当或更长。具长尾、发达之四肢及趾爪等特征,有助于适应树栖生活。吻部细长,圆状鼻孔位于眼睛至吻部间。虽然翡翠巨蜥的繁殖已经越来越多见,但是基本上繁殖难度是比较高的,主要是雌性比较挑剔,而且必须处于健康状态,才愿意交配。比较好的繁殖方式就是只饲养一对,不多不少。雄性翡翠巨蜥的头部和尾巴根部都会比较粗壮,不难分辨。交配后约30天,雌性就可以产下2~6颗蛋。不过孵蛋就是整个繁殖过程中最困难的部份,因为经常会遇到胎死蛋中的情况,可能还有某些盲点需要克服。在30度左右,正常的话约160天可以孵化,孵化期是比较长的。初生幼体就很胆小,所以如果对蟋蟀面包虫等活饵不敢接近的话就要用肉类或死饵来引诱进食,等幼体可以独立进食之后再改为活饵会比较容易,否则幼体有可能10天以上都不进食。幼体大约两年后就可以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