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花雀分布于芬兰、俄罗斯、中国、蒙古、朝鲜、日本等地;越冬于欧洲中部、南部、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缅甸、中南半岛和马来西亚以及菲律宾等地。
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开阔平原地带的灌丛、草甸、草地和林缘地带。繁殖期间常单独或成对活动,非繁殖期则喜成群,特别是迁徙期间和冬季,集成数百至数千只的大群,最多达3500只-7000只。一般主食植物种子。喙为圆锥形,与雀科的鸟类相比较为细弱,上下喙边缘不紧密切合而微向内弯,因而切合线中略有缝隙。
迁徙:繁殖于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越冬于中国东南沿海、南亚和东南亚地区,每年春秋两季迁徙期间都经过我国大部地区。
习性:繁殖期间常单独或成对活动,非繁殖期则喜成群,特别是迁徙期间和冬季,集成数百至数千只的大群,最多达3500只-7000只。白天在地上、也在草茎或灌木枝上活动和觅食,晚上栖于草丛中。性胆怯,见人即飞走。
叫声:叫声低弱,似‘ti-ti’或‘di、di’。繁殖期间雄鸟站在幼树、灌木顶枝或草茎上高声鸣叫,鸣声多变而悦耳。
食性:随季节而不同,繁殖季节主要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也吃部分小型无脊椎动物和草子、种子和果实等植物性食物。所吃昆虫主要有甲虫、蚂蚁、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双翅目、同翅目和螟蛾科等昆虫和昆虫幼虫。迁徙期间主要以谷子、稻谷、高粱、麦粒等农作物为食,也吃部分草子和植物果实与种子。
禾花雀与其他鹀属鸟类一样黄胸鹀的喙形适合咬开谷物的壳,是一种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鸟类。
他们取食的食物主要为稻子、麦子。高梁、谷子等农作物,因而曾经被认为是有害农业生产的害鸟遭到捕杀。
但是随着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进一步认识,认为原有的以有益有害区分野生动物的二分法有较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因而现在已经不再强调禾花雀所谓害鸟的身份了。
另外具野外剖检的结果,禾花雀在繁殖季节会大量取食各种昆虫,这一习性与其他食谷鸟一致。
禾花雀繁殖期5-7月。最早在3月13日即发现已到达长白山,但在4月末5月初才听见雄鸟站在草茎和灌木顶端长时间鸣叫、求偶,鸣声清脆婉转。巢多筑于草原、沼泽和河流与湖泊岸边地上草丛中或灌木与草丛下的浅坑内,利用四周的草丛和灌木隐蔽,一般很难发现。笔者曾在水库堤坝斜坡上的蒿草丛中地上发现几巢,巢间距50-70m,巢呈碗状,外层由枯草叶和草茎构成,内层由更细的枯草茎和草叶构成,内垫有牛毛、猪毛、马尾和兽毛等。巢的大小为外径9-11.5cm,内径6-7.5cm,高5-7cm,深3.5-4.5cm。每个巢一般3-5天即可完成。1年繁殖1窝,每窝产卵3-6枚,通常4-5枚。卵绿灰色、被有灰褐色或褐色斑纹,卵为卵圆形,大小为18.2-21.7mm×14.6-16.0mm,重2-2.5g。孵卵由雌雄鸟共同承担,孵化期13±1天。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留巢期13-14天。
由于禾花雀味道鲜美,食用价值高,引来人们的过度捕杀,禾花雀一只的价格也从开始的3元飙涨到现在的50-80元。很多地方大概买到600元一斤。
禾花雀,是一种候鸟。身形个小肉厚,肚的羽毛呈淡黄色,羽肩斑白,每只重四、五钱,肌肉丰满,肥嫩鲜美,味道甘香,有滋阴补肾、壮血健体之功,被人们称为“天上人参”。禾花雀肉含丰富的蛋白质及脂肪等,食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禾花雀性温、味甘,有滋补、通经络,壮筋骨、祛风、壮阳的作用,主治头晕目眩、肾亏、中气虚弱、阳衰不举等症。
研究报告写道,随着东亚地区的经济增长以及人民生活日益富庶,食用此类鸟禽的趋势上升。估计2001年就有一百万只被猎捕的黄胸鹀在广东省成为餐桌上的佳肴。从1980年到2013年,禾花雀的种群数量下降了大约90%,已经有灭绝的危险。
禾花雀一般指黄胸鹀属小型鸣禽,体长14-15cm,有2个亚种。额、头顶、头侧、颏及上喉均黑,翕及尾上覆羽栗褐;上体余部栗色;中覆羽白色,形成非常明显的白斑;颈胸部横贯栗褐色带;尾下覆羽几纯白;下体余部鲜黄色。
雄鸟额、头顶、颏、喉黑色,头顶和上体栗色或栗红色;尾黑褐色,外侧两对尾羽具长的楔状白斑;两翅黑褐色,翅上具一窄的白色横带和一宽的白色翅斑。下体鲜黄色,胸有一深栗色横带。
雌鸟上体棕褐色或黄褐色、具粗著的黑褐色中央纵纹,腰和尾上覆羽栗红色,两翅和尾黑褐色,中覆羽具宽阔的白色端斑,大覆羽具窄的灰褐色端斑亦形成两道淡色翅斑,眉纹皮黄白色。下体淡黄色,胸无横带,两胁具栗褐色纵纹。
雌鸟及亚成体顶纹沙色,两侧冠纹略深;眉纹皮黄色较明显;背部颜色和纵文教雄鸟的略浅;肩上的白斑和翅斑较雄鸟的灰暗,下体黄色较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