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鹦鹉分布从厄瓜多尔西部至秘鲁西北部境内安地斯山脉旁的太平洋沿岸地区。主要栖息在干燥的林地,如荆棘灌木丛、落叶性森林、香蕉与芒果园等从海平线至海拔1000米以下的地区。
繁殖期外通常4~10只左右成群活动,在觅食区有时也会聚集数百只。天然食物有种子、浆果、水果、仙人掌的果实等。在飞行时的呼叫是一片嗡嗡声和叽叽喳喳的声音。喜欢洗澡。
繁殖期外通常4~10只左右成群活动,在觅食区有时也会聚集数百只,筑巢于树洞里,通常在1~5月间进入繁殖季,窝卵数约4~6枚,有时一次连续扶养两窝。
人工繁殖难度不高,建议成对分开繁殖,全年都可繁殖,通常一窝产4~6颗卵,孵化期20~22天,羽毛长成需4~5星期,幼鸟约于10个月后就成熟了,但是至少等到它们近2岁时再繁殖会比较理想。
太平洋鹦哥体长12.5厘米,体重33克。顶冠,额头,脸颊和喉咙浅黄绿色,眼睛后面有蓝眼纹,枕和后颈蓝灰色,翕灰绿色,上背部和小覆羽至翼肩灰褐色,下背部,臀部,小覆羽和腋羽深钴蓝色,初级和次级覆羽深蓝色,次级覆羽外侧的羽毛和初级飞羽内侧羽毛深蓝色。下体绿色,侧面和胸部两侧灰色。鸟喙角质色,眼睛褐色。雌鸟在雄鸟的蓝色翅膀处则是绿色,眼睛和臀部背后具蓝色色调,枕和后颈蓝灰色,幼鸟灰色,下体苍白。
太平洋鹦哥白化变种:全身羽毛纯白色,虹膜红色。隐性基因:父母双方都携带它并产生白色的后代。
太平洋鹦哥白色变种:体羽大体是白色羽毛,有一些柔和的蓝色羽毛浸润在翅膀和额头上。虹膜黑色。隐性基因:父母双方都携带它并产生白色的后代。
太平洋鹦哥黄化变种:体羽主要是柠檬黄色,成鸟有部分领域的羽毛是蓝色或绿色,眼睛是红色的,伴性突变。
太平洋鹦哥蓝色变种:雄鸟体羽有蓝色调,颈部后面有银色,灰蓝色和浅蓝色等深浅不一的羽毛。臀部翠蓝色,背部和翅膀深钴蓝色。雌鸟的臀部和翅膀缺乏钴蓝色。幼鸟羽毛暗淡。
太平洋鹦哥杂色变种:体羽金绿色,正常形态下具有相同的钴蓝色斑纹。雄鸟有明亮的黄色的脸。雌鸟羽毛乏味并缺乏钴斑纹。
太平洋鹦哥黑色变种:全身羽毛灰黑色,虹膜黑色有浅灰色眼圈,脸颊、下体和腿部的羽毛颜色略浅,鸟喙和脚爪粉色。
单一物种,无亚种。
通常家庭饲养的太平洋鹦鹉都会有营养不良情况,有部分原因是因为主人提供的食物不足以满足鸟儿对营养的需求,其次就是鸟儿过于挑食而引起的营养不良。针对太平洋鹦鹉的饮食值得饲主关注一下。
喂食太平洋鹦鹉的主要食物除了一般的综合谷物外(如小麦、高梁、小米、苏子、白瓜子、火麻…等等) 或人工合成饲料,还可以提供其它新鲜的食品,如:玉米、胡萝卜、豌豆、甘蓝菜、番瓜及青豆…等(不用煮熟)。
也可以同时加入适量的发芽豆类与新鲜水果。
建议不妨将蔬果打成液体当做饮用水,确实可均衡鸟儿对营养的需求,以下是部份蔬果打成果汁所含维生素物质的信息供其参考 :
2. Beta-胡萝卜素(预防呼吸方面疾病):红萝卜、苹果、柳橙、豆芽
3. 维生素B(使鸟儿眼睛皮肤羽毛维持最佳状态):小麦、蛋、马铃薯、优格
4. 维生素镁(有助于减缓鸟儿身心因紧张及压迫所带来之后遗症):红萝卜、绿色花椰菜、菠菜、林檬及少许食盐
5. 高钙成份果汁(帮助骨骼成长):牛奶、深绿色蔬菜、柳丁、优格、核桃、少许荷兰芹
6. 含钾成份果汁(有助于体内细胞之新陈代谢):林檬、香蕉、芹菜、苹果、白葡萄、少许肉桂粉
7. 含锌成份果汁(避免鸟儿受惊吓时脑下腺垂体及胰岛素分泌不良): 白葡萄、苹果、菠菜、少许荷兰芹
这些天然食品除了对鸟儿生长及健康有意想不到的帮助外,也不像人工合成维生素,吃多了对鸟儿肾脏有所伤害。
太平洋鹦哥(学名:Forpus coelestis)是一种小鹦鹉,体羽主要是绿色,是典型的攀禽,鸟喙强劲有力,喙钩曲,上颌具有可活动关节,喙基部具有腊膜。肌肉质舌厚。脚短,强大,对趾型,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和攀援生活。晚成雏。主要栖息在干燥的林地,如荆棘灌木丛、落叶性森林、香蕉与芒果园等从海平线至海拔1000米以下的地区,繁殖期外通常4~10只左右成群活动,在觅食区有时也会聚集数百只,筑巢于树洞里,通常在1~5月间进入繁殖季,窝卵数约4~6枚,有时一次连续扶养两窝。分布于厄瓜多尔和秘鲁。
太平洋鹦鹉(Pacific Parrotlet)别名口袋鹦鹉,个体在鹦鹉里算比较小的,该鹦鹉性格非常好,非常顽皮且勇敢自信,因此饲养的人非常多。
虽然太平洋鹦鹉的说话能力有限,但是只要有耐心去训练它们,还是有机会能教会几句话与吹口哨的。太平洋鹦鹉主要分布在从厄瓜多尔西部至秘鲁西北部境内安地斯山脉旁的太平洋沿岸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