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闹元宵,对于我国的央视晚会来说,除了春节联欢晚会,元宵晚会也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元宵灯会也成为元宵必不可少的活动,这个传承了千百年的活动,它的由来是什么呢?
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过元宵节的风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
和其他传统节日强调“阖家团聚”不同,元宵节更强调“普天同庆”。元宵节主要活动是大众娱乐,但是其社会文化意义却不仅仅是娱乐。
这个传统的节日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的传承力度也在不断的扩大中。元宵节被人们视为春节最后的高潮,因为过了这天,人们就要真正进入新一年的生产生活,所以人们在元宵节全民欢庆,以祈求上苍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庄稼丰收,这也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盼。正因如此,在中国民间有“正月十五闹元宵”的习俗。
元宵节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社会的“狂欢节”,连平时被限制在家的古代妇女也可以自由出门游玩了。当然,个别礼法之士反对这个习俗,比如宋代的司马光。元宵夜,他夫人打扮了准备出门赏灯。司马光问:“家中点灯,何必出看?”夫人回答:“兼欲看游人。”司马光说:“某(我)是鬼耶?!”这就太不讲理了,总不能只让夫人终年只看他一个人一张脸吧?好在社会不买这些礼法之士的账,大多数妇女照样游乐。
元宵节允许民众自由娱乐,这是古代社会针对过分严格的礼法制度而设计的一个发泄渠道。一些年轻人乘机会见意中人。正如辛弃疾所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也意味着它的一个富有烂漫气息的节日。
元宵节是中国最重要的民俗节日之一,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意蕴,鼓舞和温暖了我们千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元宵等会已成为中华儿女的共同精神家园,我们一定要把它珍惜好、传承好。
每到元宵节期间,人们都会走出家门,涌上街头,除了闹花灯、猜灯谜外,还有舞龙、踩高跷、跑旱船、舞狮、敲舟山锣鼓……其中,有很多风俗和活动都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燃灯放焰、出门赏月、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同庆佳节,让广大群众参与其中,共同享受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给我们留下的审美记忆。此外,元宵灯会还有哪些活动呢?
元宵灯会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大江南北,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说到祈福,这也是元宵节的一个重要文化主题。正月十五有很多信仰活动,祈求神灵保佑。古代人祭祀泰一(太一)神,因为他是最高神,掌管人类命运。古人祭祀地神,是要保佑蚕事丰收。
清代苏北地区,元宵夜要引火烧田,祈求丰收,童谣唱:“灯笼亮,火把红,正月十五炸麻虫,场边田边都炸到,炸得害虫影无踪。”陕西一带还有挂灯笼“照黑角”的习俗,寓意把家里所有黑暗角落都照亮,以示驱邪纳福。另外,清代广东还有妇女元宵节祈子的习俗。
元宵节在汉文化区域的影响尤其大。新加坡是众多华人聚居地,元宵节时许多人会举行各式各样的花灯展演。信仰佛教的信众则去寺庙祭拜,为新年祈福;韩国把正月十五叫做“正大望日”,意为“望满月”。这一天,他们虽不吃元宵,却将高粱米、小红豆等杂粮做成“五谷饭”,作为节日食品。而在农村,还有“烧月亮屋”之俗——圆月升起后,人们用手中火把点燃“月亮屋”,围着火堆欢歌舞蹈。
由此可见,元宵灯会这个备受全民狂欢的节日,一旦为国际社会所关注和接受,民族节日文化一定会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