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掌草的叶形雅致,叶色青翠,花姿柔美,适宜用于花坛、花境布置,也宜成片栽植于疏林下、草坪边缘,若与小毛茛等混植,形成自然的疏花草地,春季开花时节,观赏效果最佳。
鹅掌草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皂苷类, 其苷元多以齐墩果酸和常春藤皂苷元为主,研究得到多种皂营类成分。此外还有黄酮类、香豆素类、有机酸类、内酷类和挥发油类等化学成分。研究表明,作为药用该植物对体外癌细胞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具有抗肿瘤作用, 其活性成分主要为皂昔类,在抗炎、抗菌、镇痛镇静、抗惊厥抗组胺、抗氧化均有不同程度的作用, 以及其他的一些药理活性。
根状茎可药用,治跌打损伤。
根状茎:辛、微苦,温。祛风湿,壮筋骨。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痛。
鹅掌草基质繁殖、快速繁殖。扦插时间宜在春末夏初,一般室温:夜间15℃,白天25℃左右,这是鹅掌草扦插后最适的生长温度。
扦条的选择:从生长几年的母株上,剪下一年生枝条6~8厘米,或结合换盆、春季重剪,剪下的枝条作为扦插材料。去掉插入部分的叶片,扦插在事先用水泡过的珍珠岩为基质,口径为15~20厘米的塑料花盆里,盆底加托盘,以便接渗出液。每盆插3株或单株,扦插后约1个半月左右便可生根,插后要经常灌水保持湿润。插后放在室内弱光处,加强肥水管理,生根后要浇营养液,盆中每周补液1次,每次补液100毫升。
补液当日不能补水,以免影响营养液的浓度。盆插繁殖取6寸-8寸盆,底孔用小石堵住,将珍珠岩或经筛细干净的河沙装于中,岩面或沙面低盆边高1厘米,如用珍珠岩装盆上面最好压一层河沙(增加紧实度),此时可从成株鹅掌草上剪取10厘米-12厘米的插穗,底部剪成斜面形,如有生根粉可沾少许没有也可以,将插穗的2/3插入沙或珍珠岩中,每盆3株-4株,插后浇透水,将盆放于一个盛水的塑料盆或其它容器中,容器中的水位应经常保持高于插穗盆的1/2然后用一个透明大塑料罩在插穗盆上放置在散射光的明亮处,温度保持在15℃-25℃,经30天-40天插穗根系生成,此时就可将鹅掌草苗移栽入6寸-8寸盆中,盆土应装筛细的优质农肥、腐殖土、细沙按3∶2∶1充分混匀的肥沃营养土,栽后浇透水,放置半阴处7天,以后移放到明亮处管理。
鹅掌草在中国分布于云南西北部(海拔3000米)、四川(1700米)、贵州(1100-1800米)、湖北西部、湖南、江西、浙江西北部、江苏南部、陕西南部(1100-1200米)、甘肃南部(达2600米)。
鹅掌草的基生叶1-2,有长柄;叶片薄草质,五角形,长3.5-7.5厘米,宽6.5-14厘米,基部深心形,三全裂,中全裂片菱形,三裂,末回裂片卵形或宽披针形,有1-3齿或全缘,侧全裂片不等二深裂,表面有疏毛,背面通常无毛或近无毛,脉平;叶柄长10-28厘米,无毛或近无毛。
鹅掌草的花葶只在上部有疏柔毛;苞片3,似基生叶,无柄,不等大,菱状三角形或菱形,长4.5-6厘米,三深裂;花梗2-3,长4.2-7.5厘米,有疏柔毛;萼片5,白色,倒卵形或椭圆形,长7-10毫米,宽4-5.5毫米,顶端钝或圆形,外面有疏柔毛;雄蕊长约萼片之半,花药椭圆形,长约0.8毫米,花丝丝形;心皮约8,子房密被淡黄色短柔毛,无花柱,柱头近三角形。
鹅掌草是毛茛科,银莲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可达40厘米。根状茎斜,近圆柱形,基生叶有长柄;叶片薄草质,五角形,表面有疏毛,背面通常无毛或近无毛,脉平;叶柄无毛或近无毛。
花葶只在上部有疏柔毛;苞片似基生叶,无柄,菱状三角形或菱形,花梗有疏柔毛;萼片白色,倒卵形或椭圆形,花药椭圆形,花丝丝形;4月至6月开花。
鹅掌草在我国分布于云南西北部、四川、贵州、湖北西部、湖南、江西、浙江西北部、江苏南部、陕西南部、甘肃南部。生山地谷中草地或林下。在日本和俄罗斯远东地区也有分布。
鹅掌草适宜用于花坛、花境布置,另外根状茎可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