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桑也叫铁苋菜或者血见愁,是一种多年生灌木植物,这种植物的功效与作用有很多,不但可以治疗人类的多种疾病,更是平时人们餐桌上的食疗佳品,一会我会把红桑的功效与作用全部写出来,想食用红桑的人可以提前看一看。
红桑是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绿色植物,在南方地区它是公园里的常见观光性灌木,而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则多以盆栽花卉的形式存在,是许多人最爱在家中养植的绿色植物。
红桑具出色的药用功效,它在夏天和秋天两个季节中收取晒干后既可入药,这种中药的最大功交入是清热解毒,可以用于人类的跌打损伤以及烧烫伤的治疗,对消肿和止痛有明显的作用,另外红桑的止血功效也很出色,可以治疗女性的月经不调以及尿血和吐血等多种病症。
为人类身体提供多种营养也是红桑最大的作用之一,这种植物中有大量的营养成分,像蛋白质、脂肪以及糖份的含量都很高,人们食用以后可以增加机体的自多免疫功效,红桑里面的微量原素含量也很高,特别是铁和钙的含量都很大,而且它不含草酸,人们食用以后可以快速吸收钙与铁,对促进身体发育有明显的作用。
红桑从春季到秋季都可栽培,在气温适宜,日照较长的春季栽培,抽薹迟,品质柔嫩,产量高。根据市场需求,也可在保护地中栽培,实现周年生产。
中国大部分地区的热量偏低,花后难以结成种子,多用扦插法育苗。于3月下旬至4月下旬,选用1年生的健状枝条,截成每10厘米左右长一段作插穗,剪后浸水1~2小时,密插入湿沙床风。不加遮荫,保持湿润,约20天可发根发叶,1个半月左右,可移植至圃地培育。苗高10厘米左右时,摘除顶芽,促使早日萌发成丛冠形,入冬盖薄膜,翌年春可出圃上盆或露地栽植,也可秋季上盆或植入大容器内,置温棚内越冬。
红桑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偏碱性土壤生长良好;它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在排水不良的田块生长较差。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杂草少的地块,做平畦。
红桑的种子细小,所以整地时必须精细,做到地平、土细,以利出苗。由于铁苋菜喜肥,整地前要每667平方米施腐熟人粪尿1500kg,然后做垄或畦。播种量因播种期而不同,播种期越早,用种量越多,早春播种量4~5kg/667平方米,播种方法可撒播或条播。播后覆土0.5~1cm。
红桑原产于太平洋岛屿〔波利尼西亚或斐济);现广泛栽培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台湾、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和云南的公园和庭园有栽培。
较典型的热带树种,喜高温多湿,抗寒力低,不耐霜冻。当气温10℃以下时,叶片即有轻度寒害,遇长期6~8℃低温,植株严重受害。中国国仅海南、台湾及大陆最南端,可作露地栽培,其余均只宜盆栽,在温室或室内越冬,室温不低于12℃。喜光,不耐荫蔽,不宜长期在室内栽培。
全草黄绿色。茎粗壮,具深纵棱。叶多皱缩破碎,完整叶展平后三角状卵形或卵形,长4-15cm,宽2-13cm;边缘掌状浅裂或全缘。小花成团。胞果宿存膜质花被,灰绿色,顶端5裂。胞果果皮膜质,有白色斑点。种子扁圆形,直径2-3mm,黑色,无光泽,表面具明显的圆形深洼或凹凸不平。气微,味微苦。
红桑,又叫铁苋菜,别名:血见愁、海蚌念珠、叶里藏珠。为大戟科植物铁苋菜AcalyphaaustralisL.的地上部分。灌木,高1-4米;嫩枝被短毛。
叶纸质,阔卵形,古铜绿色或浅红色,常有不规则的红色或紫色斑块顶端渐尖,基部圆钝,边缘具粗圆锯齿,下面沿叶脉具疏毛;托叶狭三角形,具短毛。
红桑是雌雄同株,通常雌雄花异序,雄花序长10-20厘米,各部均被微柔毛,苞片卵形,长约1毫米,苞腋具雄花9-17朵,排成团伞花序;雌花序长5-10厘米,花序梗长约2厘米,雌花苞片阔卵形,长5毫米,宽约8毫米具粗齿7-11枚,苞腋具雌花1 (-2)朵;花梗无;雄花:花萼裂片4枚,长卵形,长约0.7毫米;雄蕊8枚;花梗长约1毫米;雌花:萼片3-4枚,长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0.5-1毫米,具缘毛;子房密生毛,花柱3,长6-7毫米,撕裂9-15条。花期几全年。
红桑对土壤水肥条件的要求较高,要求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枝密叶大,冠形饱满;干旱贫瘠土生长不良。盆栽宜用塘泥或森林土,施钙镁磷肥拌腐熟饼肥作基肥,以后视叶片生长情况,喷施稀薄氮肥水,秋后停止施肥,盆土经常保持湿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