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石分福黄石、鸡血石、彩石、冻石、图案石五大类。有朱红、橙、黄、紫、白、灰、黑色;有不透明、微透明。巴林石呈块状。细腻润滑,晶莹如玉,是名贵的石雕材料。巴林石雕最善于塑造鸟羽、马鬃、牛蹄、羊眼、草坪、花瓣等,是一石一题雕刻而成。巴林石刻出的鸡血图章,被行家们称作是各类印章中的珍品。
巴林福黄石:与寿山田黄石不分伯仲,被称为“姊妹石”,其石质地透明而柔和、坚而不脆、色泽纯黄无瑕,集细、洁、润、腻、温、凝六大要素于一身,凤毛麟角,珍贵至极,金石界素有“一寸福黄三寸金”之说。
巴林鸡血石:是巴林石中的极品,历来就有“世界鸡血石在中国,中国鸡血石在巴林”的说法。其石质地温润坚实,石上斑斑血迹聚散有致,红光照人,犹如红霞映月,锦上添花。新近开采大块鸡血石,其色彩对比强烈,光彩可人,分外夺目。其大小为国内最大,被称为“中国鸡血石王”。
巴林彩石:其彩色图案以天然见长,色彩艳丽多姿,纹理惟妙惟肖,美丽奇妙。巴林彩石上绚丽的色彩,流畅的线条,形式栩栩如生的水草松枝等天然画面,鬼斧神工地表现了大自然的奥妙。国内唯巴林盛产彩石,实属独一无二。
巴林冻石:石质细润,同灵清亮,质地细洁,光彩灿烂,颜色妩媚温柔,似婴儿之肌肤,娇嫩无比,其彩霞冻石更为珍贵,洁白透明,肌体中所渗之云霞状红色纹理变化无穷,犹如一幅旭日喷薄,红霞漫天的水彩画,绝非他石之匹敌。
巴林图案石:巴林石图案石是指在形成过程中由于地质作用交代不彻底,从而出现了千姿百态的景物图案奇观,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凡出现人物、动物、植物、自然景观等各种图案,不分质地、颜色,均归于此类。
近些年,市场逐渐升温,各种各样的石头都有着自身独特的个性和不同的升值空间。被业内称为“黑马”的巴林石究竟有着其独特之处呢,巴林石有其自身的亮点:品种丰富、色彩多变,每一种巴林石都有其独特之处,比如巴林福黄石温润通透;巴林鸡血石质地净色艳。
沉寂了多年的巴林石,近些年来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受到投资、收藏爱好者的青睐,使其成为经济低迷时期的热销品,这与巴林石雕刻家的辛劳密不可分。
由于巴林石是不可再生资源,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引起了业内专家的关注。随着人们对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升华会导致巴林石需求持续上涨,名石收藏机构、国外热钱的介入,更引发了投资机构对巴林石的长线价值投资。从2009年开始,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的企业家陆续进入市场。
巴林石的鉴别方法有摸、刻、看和辨四种方法:
摸:即通过触摸石表面来体会手的感觉,感觉石的润滑程度;
刻:即用器物对石头进行刻划来测试石的硬度及石性;
看:即用目测和镜测来鉴定石的结构和纹理;
辨:即相互对比辨别好坏和真伪。
巴林石,巴林矿主要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巴林右旗大板镇西北,雅玛吐山北面的大小化石山一带。其学名叫叶腊石。与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并称为“中国四大印石”。巴林石的色泽斑斓,纹理奇特,质地温润,钟灵毓秀,堪称精美绝伦。早在800多年前就已发现,并作为贡品进奉朝廷,被成吉思汗称为“天赐之石”,不过也只是被那时人们将它用于生活用品,如石碗、石臼。巴林石大面积开采的历史较短,1973年我国正式大规模勘探开采巴林石。1978年国家轻工业部才将巴林石矿列为我国三大彩石基地之一,正式命名为中国巴林石。在“四大印石”中巴林石最为年轻,但因品质高,且产量逐年减少,升值潜力巨大,市场价值已经高于其他的传统印石。到今天,巴林石名品辈出,为中国印章石重重地描出精彩的一笔。
根据地质学家介绍,巴林石是富含硅、铝元素的流纹岩,受到火山热液蚀变作用而发生高岭石化形成的。巴林石在成矿晚期,一些硫化物和其他矿物质沿高岭石的裂隙贯穿,或斑布、浸染,因而扩大了高岭石的品种数量。另外,除了硅和铝,钙、镁、硫、钾、钠、锰、铁、钛等元素的存在和比例上的变化,也造就了巴林石丰富的色彩。如铁元素较多的会使石头呈黄、红色,锰元素的侵入,就出现了石中有水草花的现象,铝元素多了,石材就会呈现灰色和白色。巴林石质细腻,温润柔和,透明度较高,硬度却比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软,宜于治印或雕刻精细工艺品,为上乘石料,稍显不足的是色素成分不够稳定,比如鸡血石,巴林鸡血石较易氧化、褪色,尤其是在阳光和紫外线的照射下,汞极易分解,半年后,平均有60%的鸡血石都有不同程度的褪色现象。再细看两者的质地,巴林石多花纹,昌化较纯粹。所以也有同行称赞两者是“南血北地”(巴林石地子好),各有千秋。
巴林石在出口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以来,一直受到世人瞩目。1979年在美国举办的中国工艺美术展览中,有7件巴林石展品,备受青睐。巴林石作为石文化,内涵丰富,它不仅涵盖着赤峰地区远古文明的红山文化、草原青铜文化、契丹辽文化和蒙元文化深厚底蕴,而且将以精美的石文化,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写下重重的一抹。巴林石的分类命名,基本上采用传统印章石的品名,但也不乏自己的名份。巴林石大体上可分为鸡血石、福黄石、冻石、彩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