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宵这个传统的节日里面,灯笼是一定会出现的。灯笼成为元宵灯会的重要主题,从古至今,灯笼不仅在元宵节,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也在不断增加。
照明经历了从火、油到电的发展历程,同样照明方式也经历过无数的变革,从最开始的火把照明到利用动物的油脂点燃照明,再到后来的使用煤油的工业制品的照明工具,最后到了人类发展史的巅峰,使用电来制造光。也就出现了我们熟知热辐射光源、气体放电光源以及当代最流行的固体发光技术。
灯的发展史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缩影,这是一部人类不断的客服自然困难追寻光明的历史,在灯具的发展历史中,留下许多有趣的故事,现在就跟着小灯的脚步一起回顾那些壮丽的历史吧!
“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灭了回家睡”,孩子们唱着儿歌,那动听的声音回荡在童年的村庄,随后,大家将灯笼丢在一起,看着燃起的大火,所有的烦恼和不快仿佛就被清理干净了,新的希望之光已经燃烧。
灯笼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是吉瑞祥和的象征。张灯祭神开始于西汉,在北宋达到鼎盛时期;而佛教讲述佛法破除黑暗之时,常以灯为喻,说灯笼也寓意着战胜邪恶的理念。
作为一种重要的传统手工艺品,灯笼起到了很高的装饰性作用。灯笼上的传统纹样包含着美好的寓意,传统绘画则通过对日常生活情景或传统故事情节的描绘来表达不同的主题。
灯谜就体现出了良好的交互性。一方面,灯笼不再是冷漠的照明工具或孤独悬挂的手工艺品,它用灯谜表达自身主题,猜谜过程给人以有趣的用户体验。另一方面,它可以传递设计者的情感,引发猜谜者心灵的共鸣。
这些打灯笼了的孩子可不是为了照明,而是凑热闹,那自然不会安静,各种此起彼伏的叫喊声、说笑声混成一片,还有人唱着乡间流传下来的曲调“打灯笼、寻娃哩,寻不着,我骂哩”,这是招呼同伴都赶快出来,一起分享村里孩子一年中最快乐的时光。
最普通和常见的就是圆形的红纸灯笼,后来红纸换成了绸子或者红纱,比较稀罕的是可以折叠的宝莲灯,还有一种上面绘着蝴蝶和蜻蜓的灯笼也是孩子们喜欢的,而那些富贵、火罐、西瓜、石榴、白马、公鸡等样式的灯笼更是不多见,谁要有一个,可以吹半年的牛。
打灯笼的队伍越来越长,成为村里最靓丽的风景线,连大人们都乐呵呵地在旁边看着,有的孩子蜡烛烧完了,边上的大人赶忙跑过去帮忙换蜡烛,有的孩子不小心,蜡烛打翻了,点燃了灯笼,急得哭了起来,旁边的孩子一边帮忙“抢救”,一边嘻嘻哈哈的哄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