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蝰(学名:Azemiops feae)是中国27种毒蛇之一,又名白头蛇,为蝰科白头蝰属的爬行动物,俗名白缺蝰。白头蝰头部白色。躯、尾背面紫褐色,有左右镶细黑边的朱红色窄横纹。白头蝰全长雄蛇(527+105)mm,雌蛇(634+105)mm。生活时躯干及尾背面紫棕色,有成对镶黑边的朱红色窄横纹,彼此交错排列,仅个别横纹在背中央合并为一。腹面藕褐色,前端有棕色斑。头背淡棕灰色,吻及头侧浅粉色,额鳞正中有一前窄后宽的浅粉红色纵斑。其后二顶鳞上各有浅粉红色斑。往后斜向顶鳞中缝彼此愈合为一,止于顶鳞后缘。头部腹面浅棕黑色,杂以白色或灰白色纹。头大呈椭圆形,与颈部明显区别,吻短而宽,吻鳞宽度超过高度,从背面可见到它的上缘。鼻间鳞宽度超过它的长度。额鳞近六角形,前宽后窄,长度超过从它到吻端的距离,略短于顶鳞间缝;顶鳞长度约等于从它到吻端的距离;颊鳞1枚,近方形;眶前鳞3或2;眶后鳞2,前额鳞2;上枚较大;后颞鳞3;上唇鳞6,2一1一3式,第1枚最小,第3枚位于眼正下方,下唇鳞8,少数为7,有的一侧为9,第1枚较宽大,彼此相切甚多,前3(4)枚切颔片;颔片1对,较宽短,背鳞平滑,17—17—15行,有的通身15行,有的15一15—15行;腹鳞雄蛇170—192枚,平均181,雌蛇178—197枚,平均183.9;肛鳞完整;尾下鳞双行或少数成单,雄蛇44—52对,平均49.2,雌蛇39~42对,平均40.8。
您好 喜马拉雅白头蛇是我国27种毒蛇中较毒的一种,在青藏高原一带曾经出现过,蝰科,白头蝰亚科,白头蝰属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非卖品.300来块而已,而且过于难养以致稍微有点常识的都不会买。白头蝰是中国众多剧毒蛇中毒性较中等的蛇。其毒性对青壮年并不致命。白头蝰是混合毒素的前管牙类毒蛇,被它咬中会导致血液凝固,产生局部疼痛、肌肉肿胀、头昏眼花、吞咽困难、视力模糊、眼睑下垂等症状,咬伤后可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急性DIC),使伤肢红肿疼痛逐渐加重、功能障碍。临床用普通的眼镜蛇毒血清医治收效甚微。在使用抗眼镜蛇毒血清无效的情况下,改用改善微循环药物为主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效果显著。白头蝰亚科是蝰科中的原始类群,在研究管牙类毒蛇的起源与演化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主要分布于我国,但数量稀少,应予积极保护。白头蝰在研究管牙类毒蛇的起因与演化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对其应采取积极的保护措施。白头蝰为蝰科中的原始类群,种群数量本身较少,但其他因素对其数量也造成了极大威胁:1、由于白头蝰的栖息地与人们的生活范围、居住地区有所重叠,容易受到人为干扰和破坏。2、由于该物种比较古老且罕见,人们对它的认识不足,一旦发现可能将其捕捉、误伤或用来食用与贸易。
白头蝰虽然非常容易出现换了环境就出现死亡的情况,但是也有俄罗斯的学者成功饲养并繁殖了白头蝰。目前人工饲养白头蝰的成活报道极少。野生环境下的白头蝰主要进食小型的哺乳类动物,白头蝰的幼蛇亦曾被发现会进食麝鼩。据一些曾饲养白头蝰的饲育报告中得知,白头蝰平常是抗拒被哺育的,只会在晚间时才愿意进食新生的鼠类,而且每当它们咬住了猎物,往往都不会轻易将其放开。根据拜仁·格烈·费拉尔医生(Dr. Bryan Grieg Fry)的研究,认为白头蝰的毒性与韦氏竹叶青(Tropidolaemus wagleri)的毒性是相仿的,毒性低于眼镜蛇科蛇类的毒性;另一项研究发现白头蝰所释出的毒素中,其酵素运动基本上与一般蝰蛇没有太大差异,不同之处仅在于白头蝰的蛇毒不会造成血液凝固、渗血以及肌肉性中毒等现象。某些报道称白头蝰是蛇类中最毒的蛇,这个说法没有权威性。白头蝰的生活环境比较特殊,经常会出现出口到欧美就全军覆没的情况,一些学者认为是白头蝰生活环境为低海拔高温反应,所以环境变化后会导致内脏器官损伤。
白头蝰虽然主要分布在中国,但是在中国也没有驯养繁殖的情况,由于白头蝰的习性非常特殊,所以很容易造成换环境就死亡的情况。白头蝰喜欢较清凉的气候(约摄氏20至25度 .有时在路旁、丛林、灌木林、农地里亦会发现它们的踪影,它们甚至会接近民居。在越南,白头蝰比较偏好栖息于竹林间,并活跃于有广泛植被分布与及山涧充足的地区。最喜欢于潮湿的晚上,温度约在摄氏18至25度间时出没。主要分布于缅甸、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等地,最近广东也有发现该蛇的报道;常见于丘陵及山区以及栖息于山区草地、麦田兰草堆下、路边、碎石地、稻田、甘蔗田边及甘薯地旁的草丛中。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100至222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缅甸。蛇目蝰科白头蝰亚科唯一的一种。世界罕见。白头蝰在遇到外来威胁时,会作出特殊的反应。当它们受到骚扰时,它们会压平自己的身体让自己显得宽阔,然后它们的两颚会向外扩开,令它们本呈椭圆形的头部看起来像变成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