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背鳄蜥,是最古老的爬虫类之一,主要分布于新西兰周边诸岛滨海岩岸区,以蜥蜴或海鸟的雏鸟或鸟蛋为主食,夜行性,多数栖息在岩石海岸由海鸟凿出的的洞穴中。适温 摄氏13-25度在目前世界上所有的爬虫类当中,刺背鳄蜥算是最古老的一种.它们在两亿多年前的就已经在地球上出现,比恐龙类还要早,它们见证了恐龙的大灭绝,哺乳类的兴起,一直到现在,它们不但奇迹式的存活下来,而且外型上也没有太大的改变,它们是属于爬虫纲的爬虫类,但是并不属于一般蜥蜴所属的有鳞目,而是自成一目的喙头目.这一目的爬虫都已经灭绝,只剩 下刺背鳄蜥一种独撑大局.所以实际上它不能算是蜥蜴而应该算是恐龙的一种,叫喙头龙会更为贴切的.它们现在的体型大约只比远古祖先小一半左右.刺背鳄蜥目前共有两个种类存在,数量最多的Sphenodon punctatus和仅剩400多只的Sphenodon guntheri。S.punctatus散布在许多小岛上大约还有50000只左右,而S.guntheri全部都分布在马尔堡峡湾(Marlborough Sounds)中的北兄弟岛(North Brother Island)上。在市面上的个体多数是S.punctatus的人工个体。
鳄蜥为我国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贩卖饲养野生鳄蜥都是违法行为。目前国内宠物市场有少量人工繁殖品种售卖,价格多在200-800元之间,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考虑及时入手。在雌雄的辨别上不算太困难,雄性刺背鳄蜥并不具有半阴茎,所以不能依泄殖腔来区分。雄性喙头龙最明显的就是背脊上发达的棘刺和较大的体型,雄性一般长达60厘米,而雌性为50公分且棘刺较短小。雌雄的交配就是直接互相接触泄殖孔完成受精。在交配后怀孕期长达8~9个月,之后雌性会在露天的窝巢产下6~10颗蛋。孵化期更长,通常都在一年以上到一年半之间。主要的原因当然是因为适合的孵化温度比较低,通常是在21℃上下。在这个温度孵化的幼体雌雄各半,在20℃孵化的幼体多数是雌性,而在22℃孵化的幼体多数就都是雄性了。基本上繁殖刺背鳄蜥是颇为困难的,不过困难的不是在技术上,而是在于它们的成长速度,恐怕是爬虫类当中最慢的,甚至比龟类还慢。
刺背鳄蜥一般以无脊椎动物、蜥蜴或海鸟的雏鸟或鸟蛋为主食。夜行性,多数栖息在岩石海岸由海鸟凿出的洞穴中,幼体倾向在日间觅食以免夜间被成体猎食。在人工饲养下可以用蟋蟀当主食。当地的气温比较低,因此饲养刺背鳄蜥的温度最好不要高过25℃。冬天低于15℃时它们也会进入冬眠状态,只需要最低程度的保温就足够。幼体长到成熟通常要15~20年的时间,而雌性平均每4年才会交配一次。但好处是它们的平均寿命可以达到60年以上,因此它们的成长速度与人类很匹配,很适合做为人类终身的宠物。鳄蜥体长15-30厘米,尾长23厘米左右,体重在50-100克之间。它们全身为橄榄褐色,侧面较淡,染有桃红或桔黄色并杂有黑斑,背部至尾巴的端部有暗色的横纹,腹面呈乳白色,边缘也带有粉红色或桔黄色。头部前端较尖,后部为方形,略呈四棱锥形,平铺着不显著的细鳞,近吻端的鳞片较大,颅顶部的中央有一个明显的乳白色小点,称为颅顶眼。
喙头龙在上古时代曾经遍布全球,当然,那个时代各大洲还是纠结在一起的,随着各大陆分离,喙头龙也散布各洲,直到六千万年前恐龙灭绝,哺乳类兴起,喙头龙才逐渐灭绝,只剩下新西兰和周边岛屿残存着为数不少的喙头龙,因为哺乳类一直都没有侵入这个地区.但是好景不常在,人类在1000-2000年前到达新西兰,随着而来的鼠类特别是波里尼西亚鼠大量繁殖侵入了喙头龙的繁殖周期,将蛋和幼龙都吃掉,造成喙头龙数量锐减,最后整个新西兰的喙头龙族群灭绝殆尽,到今天只剩下周围某些岛屿上仅存的数万只族群还未受到鼠类的侵害.也因此喙头龙被列入CITES I保育类,新西兰政府也已经进行大规模的复育以保存这些仅存的爬虫活化石.一般都是溪流的积水坑,周围怪石嶙峋,灌木丛生,树叶叶缘多为锯齿形,为鳄蜥提供了良好的藏身之地。鳄蜥夜间多在距离水面的高度为1米左右、直径为3-7厘米的树枝上休息,无论丛在扬起的树枝还是在下垂的树枝上,它都是头朝天空昂首匍匐,四肢紧抱树干,闭着眼睛假寝,更为神奇的是它们可以保持这个姿势一动不动十五天而毫发无损,所以当地人又叫它们大懒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