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汶巨蜥的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的个体已经被列为不同的独立巨蜥品种,现在的帝汶巨蜥主要是印尼帝汶岛及周边的小岛的个体为主。那么帝汶巨蜥的外形有哪些特点呢?雌雄的辨别比较困难,一般来说雄性体型较雌性大,体色较鲜明,雌性体色较黯淡。雌性每窝可产7-11颗蛋,在90-130天之内孵化,初生幼体就有15公分长,因此在喂食上没有困难。帝汶巨蜥体型不大,因为个性较温和,曾经是入门级的巨蜥,但是过于胆怯,新进适应期比较长。帝汶巨蜥的体型并不大,但是由于帝汶巨蜥的个性比较温和,也曾是入门级的巨蜥品种,但由于帝汶巨蜥过于胆怯,后来被草原巨蜥取代。帝汶巨蜥和所有的巨蜥一样,是肉食性,偏向树栖,野生个体夜间栖息在树上或树洞中,日间则在地面觅食。同时也要放置供攀爬的枝干,另外要放置水盆供它们泡水,底材可以用树皮屑或木屑。要定期喷水以保持湿度。
巨蜥?!约250至400。巨蜥是巨蜥科巨蜥属的一种动物,包括所有蜥蜴中最重的科莫多龙及最长的萨氏巨蜥。巨蜥体长一般为60~90厘米,最大的可达2~3米,体重一般20~30千克,尾长70~100厘米,最长的可达150厘米。它是现存蜥蜴类中体形最大的种类,也是世界上较大的蜥蜴类之一。尾部则为黑黄相间的环纹,同时黑色环纹上常有小黄斑;四肢强壮,趾上有锐爪;其背面有小黄斑,故称“五爪金龙”。巨蜥体长一般为60~90厘米,最大的可达2~3米,体重一般20~30千克,尾长70~100厘米,最长的可以达到 150厘米,通常约占身体长度的五分之三。它是是中国蜥蜴类中体形最大的种类,也是世界上较大的蜥蜴类之一。头部窄而长,吻部也较长,鼻孔近吻端,眼睑发达,瞳孔圆形;鼓膜裸露;舌细长,先端深分叉,舌较长,前端分叉,可缩入舌鞘内。全身都有布满了较小而突起的圆粒状鳞,成体背面鳞片黑色,部分鳞片杂有淡黄色斑,腹面淡黄或灰白色,散有少数黑点,鳞片为长方形,呈横排。幼体背面黑色,腹面黄白色,两侧有黑白相间的环纹。
帝汶巨蜥是居住在森林的完全树栖性蜥蜴类,所以在饲育箱内应用树枝等布置成立体状。刚开始饲养时,需要设置避难所提供安静的休息地。饲育温度白天为28~30℃,到了夜间可降低5℃左右。纯肉食性,可供应昆虫、小蜥蜴、牛猪鸡鸭肉块、动物内脏及小白鼠等,并在饵料中添加综合营养剂。饲养本种需要较高的湿度,所以里面也必须设置一个水盆,也要定期喷水以保持环境湿度,底材方面可选用树皮屑或雨林型爬虫专用的柏木屑。此外帝汶巨蜥也很喜欢日光浴。本种的个性温和而胆小害羞,人工环境适应期较长。帝汶巨蜥由于过于胆怯,新进适应期会比较长,所以被草原巨蜥替代了他们是入门级巨蜥的位置。不过,对于性格温顺的帝汶巨蜥来说,人工饲养的难度还是比较小的。帝汶巨蜥和所有的巨蜥一样,是肉食性,偏向树栖,野生个体夜间栖息在树上或树洞中,日间则在地面觅食,蟋蟀(详情介绍),面包虫,小鼠,鸡鸭牛猪等肉片,饲料都来者不拒。饲养缸的高度要比较高,同时也要放置供攀爬的枝干,另外要放置水盆供它们泡水。
帝汶巨蜥分布的范围很广,原来包括了印尼,澳大利亚北部和新几内亚都有,不过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的个体现在已经分别都被列为不同的独立巨蜥品种.现在所称的帝汶巨蜥只有以印尼帝汶岛及周边的小岛的个体为主,如罗蒂,萨胡,萨茂,西曼和凯色等小岛.其中又以罗蒂岛的个体体色比较出色,会呈现蓝色的斑点,是帝汶巨蜥中最受欢迎的一种.欧美国家所繁殖的个体多半是罗蒂岛(Roti)的蓝斑个体.台湾进口的则是以帝汶的普通个体为主.其他岛屿的帝汶巨蜥也都在体色上有所差异而呈现黄,红等色泽.耳孔与眼径一样大;舌较长,前端分叉较深,可缩入舌鞘内。四肢粗壮,指(趾)上具有锐利的爪。尾侧扁如带状,很像一把长剑,尾背鳞片排成二行矮嵴,不象其他蜥蜴那样容易折断。有肛门前窝一对。尾部则为黑黄相间的环纹,同时黑色环纹上常有小黄斑;四肢强壮,趾上有锐爪;其背面有小黄斑,故称“五爪金龙”.计显示,巨蜥体表硬蜱感染率为88.9%,内寄生虫感染率为100%。另外,研究人员在随机抽检的36条巨蜥活体中也发现其硬蜱的感染率高达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