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桂樟科月桂属的一种,为亚热带树种。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树冠卵圆形,分枝较低,小枝绿色,全体有香气。叶互生,革质,广披针形,边缘波状,有醇香。单性花,雌雄异株,伞形花序簇生叶腋间,小花淡黄色。核果椭圆状球形,熟时呈紫褐色。花期3-5月,果熟期6-9月。
月桂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也耐短期低温(-8℃)。原产地中海一带,中国浙江、江苏、福建、台湾、四川及云南等省有引种栽培。
月桂的拉丁字源Laudis意为"赞美",罗马人视之为智能、护卫与和平的象征。所以在奥林匹克竞赛中获胜的人,都会受赠一顶月桂编成的头环,而"桂冠诗人"的意象,也正是由这个典故衍生出来的。人们也常将月桂树与医疗之神阿波罗联想在一起。
天然烘焙原料 调料粉 现磨 香叶粉 香桂 月桂叶粉250克 香料粉 ¥15
精选樟科甜月桂叶粉 纯香叶粉百分百无添加无辅料植物粉 ¥30
绿环月桂粉350g 月桂粉 香桂叶粉 Bay leave ¥34
常年供应各种规格中药材香料香叶香叶粉 月桂叶 ¥25
常绿小乔木或灌木状,高可达12米,树皮黑褐色。小枝圆柱形,具纵向细条纹,幼嫩部分略被微柔毛或近无毛。
叶互生,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5.5-12厘米,宽1.8-3.2厘米,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边缘细波状,革质,上面暗绿色,下面稍淡,两面无毛,羽状脉,中脉及侧脉两面凸起,侧脉每边10-12条,末端近叶缘处弧形连结,细脉网结,两面多少明显,呈蜂窠状;叶柄长0.7-1厘米,鲜时紫红色,略被微柔毛或近无毛,腹面具槽。
花为雌雄异株。伞形花序腋生,1-3个成簇状或短总状排列,开花前由4枚交互对生的总苞片所包裹,呈球形;总苞片近圆形,外面无毛,内面被绢毛,总梗长达7毫米,略被微柔毛或近无毛。雄花:每一伞形花序有花5朵;花小,黄绿色,花梗长约2毫米,被疏柔毛,花被筒短,外面密被疏柔毛,花被裂片4,宽倒卵圆形或近圆形,两面被贴生柔毛;能育雄蕊通常12,排成三轮,第一轮花丝无腺体,一第二、三轮花丝中部有一对无柄的肾形腺体,花药椭圆形,2室,室内向;子房不育。雌花:通常有退化雄蕊4,与花被片互生,花丝顶端有成对无柄的腺体,其间延伸有一披针形舌状体;子房1室,花柱短,柱头稍增大,钝三棱形。果卵珠形,熟时暗紫色。花期3-5月,果期6-9月。
月桂四季常青,树姿优美,有浓郁香气,适于在庭院、建筑物前栽植[5] ,其斑叶者,尤为美观。住宅前院用作绿墙分隔空间,隐蔽遮挡,效果也好。
医药价值
桂树自古就被确认有药用价值,《说文解字》解释桂是“百药之长”。《本草纲目》中引用《本经》的说法,认为桂的药用价值为:“治百病,养精神,和颜色,为诸药先聘通使,久服轻身不老,面生光华,媚好常如童子”。桂树其花具有“生津、辟臭、化痰、治风虫牙痛、润发”等功效。中医仍然认为桂枝(即桂树的新干细嫩)有发汗、解除肌表及四肢风寒和温通经络的作用,是治疗风寒湿痹、关节酸疼的良药。古人把“芝”称为“神草”,《搜神记》中把医家和民间均列为上药的桂视为仙药灵药,神化桂的药性而称其为“桂芝”,这充分说明了常吃桂使人长寿的说法并不是随意说的。桂皮:又称肉桂。性味辛甘、热,有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的功效。主治肾阳虚衰、心腹冷痛、久泻等。
功能主治:花:散寒破结,化痰止咳。用于牙痛,咳喘痰多,经闭腹痛。 果:暖胃,平肝,散寒。用于虚寒胃痛。根:祛风湿,散寒。用于风湿筋骨疼痛,腰痛,肾虚牙痛。
用法用量:花1-4钱。果2-4钱。根2-3两。
月桂叶香气浓郁,可以很好地去除肉腥味,法式、地中海和印度风味中少不了它的点缀。作为法式料理的基本香料之一,煮高汤时会加入月桂叶,如罗宋汤、洋葱汤里都用月桂叶来提香。在印度菜式中,月桂叶则通常出现在比尔亚尼菜饭里。泰国咖喱那百转千回的多层滋味,不归功于月桂叶、香茅等香料。
另外,由于月桂叶对咸、甜的料理都适合,所以它也会被用来制作牛奶布丁或者甜蛋黄奶油。但是虽然月桂叶可以开胃助消化、舒缓紧张,对孕妇或者喂食母乳的妈妈却并不适合。
月桂(Laurus nobilis) 樟科月桂属的一种,为亚热带树种。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树冠卵圆形,分枝较低,小枝绿色,全体有香气。叶互生,革质,广披针形,边缘波状,有醇香。单性花,雌雄异株,伞形花序簇生叶腋间,小花淡黄色。核果椭圆状球形,熟时呈紫褐色。花期3-5月,果熟期6-9月。
月桂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也耐短期低温(-8℃)。原产地中海一带,中国浙江、江苏、福建、台湾、四川及云南等省有引种栽培。
月桂的拉丁字源Laudis[2] 意为“赞美”,罗马人视之为智能、护卫与和平的象征。所以在奥林匹克竞赛中获胜的人,都会受赠一顶月桂编成的头环,而“桂冠诗人”的意象,也正是由这个典故衍生出来的。人们也常将月桂树与医疗之神阿波罗联想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