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鵖常栖息于海拔2400-3000米或更高的山地草原多石地段,曾偶见于长白山海拔800-1800米间针阔混交林带路旁。
穗鵖国内分布:内蒙古(西部阿拉善到东部、东北部)、新疆(阿勒泰、喀什、天山、吐鲁番)、山西(北部)
国外分布:欧洲、亚洲(西南部、北部、马来群岛)、非洲(东北隅、北部、中部)、北美洲(阿拉斯加、东部)
穗鵖指名亚种(学名:Oenanthe oenanthe oenanthe)。分布于繁殖于欧洲、亚洲、冬迁抵巴基斯坦、印度、菲律宾,包括中国大陆的内蒙古、新疆、山西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典。
体长10厘米,呈沙褐色。两翼色深而腰白。夏季雄鸟额及眉纹白色,眼先及脸黑色。冬季雄鸟眼纹色暗,眉纹白色,头顶及背皮黄褐色,翼、中央尾羽及尾羽端近黑,胸棕色,腰及尾侧白色。雌鸟似雄鸟但色暗。虹膜褐色;嘴黑色;脚黑色。
穗鵖栖于开阔原野。领域性强。站势高,机警自信。常点头和扑翼。行走及并足跳均可。飞行快而低,落地前扑翼。
叫声:尖厉哨音heet,告警时作生硬的chak声。鸣声为短而脆的快速音节间杂哨音heet,于岩石栖处或于飞行时作叫,又常在夜里鸣叫。
穗鵖指名亚种(学名:Oenanthe oenanthe oenanthe)。分布于繁殖于欧洲、亚洲、冬迁抵巴基斯坦、印度、菲律宾,包括中国大陆的内蒙古、新疆、山西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典。
两翼色深而腰白。夏季雄鸟额及眉纹白色,眼先及脸黑色。冬季雄鸟眼纹色暗,眉纹白色,头顶及背皮黄褐色,翼、中央尾羽及尾羽端近黑,胸棕色,腰及尾侧白色。雌鸟似雄鸟但色暗。虹膜褐色;嘴黑色;脚黑色。
穗鵖是野外生活的鸟类,市面上是很难找到,而也比较少人饲养。
体长10厘米,呈沙褐色。两翼色深而腰白。夏季雄鸟额及眉纹白色,眼先及脸黑色。冬季雄鸟眼纹色暗,眉纹白色,头顶及背皮黄褐色,翼、中央尾羽及尾羽端近黑,胸棕色,腰及尾侧白色。雌鸟似雄鸟但色暗。虹膜褐色;嘴黑色;脚黑色。
甚常见于荒漠、高原及多岩石草地。指名亚种繁殖于新疆阿尔泰山、天山及喀什地区、内蒙古东北部呼伦湖地区、鄂尔多斯高原及山西。江苏南部及河北北戴河有迷鸟记录。中国主要分布省份:山西、内蒙古、吉林、新疆。
穗鵖(学名:Oenanthe oenanthe)为鹟科鵖属的鸟类,俗名石栖鸟、麦穗。体小,呈沙褐色,两翼色深而腰白。甚常见于荒漠、高原及多岩石草地。分布于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包括中国大陆的内蒙古、新疆、山西等地,一般生活于海拔2400-3000米或更高的山地草原多石地段以及曾偶见于长白山海拔800-1800米间针阔混交林带路旁。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典。
体长10厘米,呈沙褐色。两翼色深而腰白。夏季雄鸟额及眉纹白色,眼先及脸黑色。冬季雄鸟眼纹色暗,眉纹白色,头顶及背皮黄褐色,翼、中央尾羽及尾羽端近黑,胸棕色,腰及尾侧白色。雌鸟似雄鸟但色暗。虹膜褐色;嘴黑色;脚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