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山椒鸟在中国东北地区主要为夏候鸟,其他地区为旅鸟。春季于5月初迁来东北繁殖地,秋季多在9月末10月初开始南迁,少数迟至10月末还留在长白山繁殖地未迁徙。
原产地: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俄罗斯、新加坡、泰国、越南。
在中国繁殖于内蒙古东北部呼伦贝尔盟扎兰屯、黑龙江小兴安岭和吉林省长白山;迁徙期间见于辽宁、内蒙古东部、河北、山东、河南、湖南、江苏,一直往南到东南沿海福建、广东、香港、广西、台湾,往西经云南、贵州、四川等东部和西南部省区。
繁殖期5-7月。通常营巢于落叶阔叶林和红松阔叶混交林中,巢多置于高大 树木侧枝上。巢呈碗状,主要由枯草、细枝、树皮、苔藓、地衣等材料构成。距地高4-15m,巢隐蔽很好,周围多有浓密的枝叶掩盖。巢的大小为外径7-8cm,内径6-7cm,高4-6cm,深2-4cm。每窝产卵4-5枚。卵灰白色或蓝灰色、被有暗褐色或黄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15-16mm×20-21mm,卵重2.5-3.5g。
灰山椒鸟常成群在树冠层上空飞翔,边飞边叫,鸣声清脆,似‘gi-lili,gi-hi,gi-lili’。停留时常单独或成对栖于大树顶层侧枝或枯枝上。飞翔呈波状形前进。迁徙期间有时集成数十只的大群,但多呈松散的队形边飞边鸣叫或分散在树上活动和捕食,常缓慢地向前飞行。有时亦在村落中少有的几棵孤立大树上停息。
食性: 主要以叩头虫、甲虫、瓢虫、毛虫、蝽象等鞘翅目、鳞翅目、同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
灰山椒鸟雄鸟额和头顶前部白色。鼻羽、嘴基处额羽、眼先、头顶后部、枕、耳羽亮黑色,后颈、背、腰至尾上覆羽等整个上体石板灰色。翅内侧覆羽与背同色,最内侧次级飞羽外翈亦与背同色具灰白色窄缘,其余飞羽黑褐色,在近羽基处贯以灰白色横斑,连缀而成斜带,展翅时从下面看呈“∧”字形,甚为显著。中央两对尾羽黑褐色,其余尾羽基部黑色,先端白色。下体自颏至尾下覆羽,包括颈侧及耳羽前部概为白色,胸侧和两胁略呈灰白色,翼下覆羽白色杂以黑斑,腋羽黑色而具白色端斑。
雌鸟上体几纯灰色,前额灰白色,鼻羽、嘴基处的一列额羽及眼先黑褐色,自头顶至背、肩,包括内侧翼上覆羽概灰色,两翅及尾部黑褐色亦较雄鸟淡而沾灰,余同雄鸟。
灰山椒鸟一般是不作为笼养鸟养殖的。因为它色彩和鸣声都没有特别突出的。此外,灰山椒鸟是有名的益鸟,能取食大量有害昆虫。
市场上见到的灰山椒鸟,一般不是人工繁殖的,都是野外网捕的,不但不易养活,而且是对野生鸟类资源的破坏。
一只灰山椒鸟的价格也就百十块钱,但是它对生态系统的价值是无量的。
灰山椒鸟外形、大小和小灰山椒鸟基本相似,体长18-20cm。上体灰色或石板灰色,两翅和尾黑色,翅上具斜行白色翼斑,外侧尾羽先端白色。前额、头顶前部、颈侧和下体均白色,具黑色贯眼纹。雄鸟头顶后部至后颈黑色,雌鸟头顶后部和上体均为灰色。 小灰山椒鸟和该种很相似,野外容易混淆,但小灰山椒体型稍小,腰和尾上覆羽沙褐色,与背不同色。另外小灰山椒鸟上体亦较暗,下体胸和体侧沾有褐灰色。此外,小灰山椒嘴基黑色细窄,不与眼先黑色相连,即使相连,连结处亦甚狭窄,而该种额基与眼先黑色相连,形成‘ㄩ’形状。
灰山椒鸟(学名:Pericrocotus divaricatus): 体长18-20cm。上体灰色或石板灰色,两翅和尾黑色,翅上具斜行白色翼斑,外侧尾羽先端白色。前额、头顶前部、颈侧和下体均白色,具黑色贯眼纹。雄鸟头顶后部至后颈黑色,雌鸟头顶后部和上体均为灰色。
主要栖息于茂密的原始落叶阔叶林和红松阔叶混交林中,也出现在林缘次生林、河岸林。常成群在树冠层上空飞翔,边飞边叫,鸣声清脆,停留时常单独或成对栖于大树顶层侧枝或枯枝上。以叩头虫、甲虫、瓢虫、毛虫、蝽象等鞘翅目、鳞翅目、同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
分布于俄罗斯黑龙江流域、远东、朝鲜、日本、琉球群岛、中南半岛、泰国、缅甸、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与加里曼丹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