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燕鵙分布范围:印度至中国南部及东南亚。
灰燕鵙分布状况:地区性常见于云南的西部、南部及东南部,广西南部和广东南部及海南岛的开阔地区,高可至海拔1500米。
灰燕鵙栖于裸露树枝或其他栖处,作盘旋巡猎飞行以捕捉昆虫,有时飞行于水上。飞行常作燕式冲滑。常群鸟紧贴栖于一处,相互以嘴整理羽毛或一道晃尾。敢于围攻鹰类及乌鸦。
一般以磨细的玉米面(或鸡用混合料面)和熟鸡蛋黄(或生花生米粉)各半,加5%的食糖搓(或研)匀作为常备饲料,适当补充一些活的昆虫、幼虫、蛹及水果类和熟的甘薯。水果宜切成大块喂,便于及时取出,防止鸟吃变质的碎渣。
灰燕鵙以昆虫、两栖类、鱼类为主食。
一般以磨细的玉米面(或鸡用混合料面)和熟鸡蛋黄(或生花生米粉)各半,加5%的食糖搓(或研)匀作为常备饲料,适当补充一些活的昆虫、幼虫、蛹及水果类和熟的甘薯。水果宜切成大块喂,便于及时取出,防止鸟吃变质的碎渣。新捕的鸟,可把常备粉料在食抹中加水和成粥状,上边放上几条活的面粉虫引食,或者在切开的熟甘薯、水果上边撒上粉料。生鸟认食后,也还要喂相当长时间的粥状粉料。不甚怕人,生鸟不必“捆膀”,只要罩上笼套就不会乱撞。待认食后打开门帘,手拿虫子饲喂,慢慢就能安居下来。
灰燕鵙主要以野鸟为主,比较少人饲养,所以市面上比较少见。
中等体型(18厘米)的偏灰色似燕鸟种。嘴厚。而呈蓝灰色,头、颏、喉及背灰色,翼黑,尾黑具狭窄的白色尾端,腰白,下体余部皮黄。与燕子区别在飞行时两翼宽而呈三角形,尾平。歇息时两翼伸出尾后。
虹膜-褐色;嘴-蓝灰;脚-灰色。
叫声:无乐感的吱吱声tee-tee, chewchew-chew。
习性:栖于裸露树枝或其他栖处,作盘旋巡猎飞行以捕捉昆虫,有时飞行于水上。飞行常作燕式冲滑。常群鸟紧贴栖于一处,相互以嘴整理羽毛或一道晃尾。敢于围攻鹰类及乌鸦。
灰燕鵙(学名:Artamus fuscus)为燕鵙科燕鵙属的鸟类,俗名灰森燕。分布于印度(不包括较沙漠化的地区)、尼泊尔、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广西、广东、海南等地,甚至有纪录表示灰燕鵙也可能分布于马尔代夫一带,一般生活于以棕榈科为主的常绿阔叶林以及营巢于高大树干的洞穴或枝桠处。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孟加拉国。
全身大致呈灰色,其中腹部的羽色较浅且稍呈藕色;尾部稍尖,乍看之下有如燕子,因而得名(雌雄差异不大,目前也没有亚种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