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头扇尾莺原产地:分布地:澳大利亚、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缅甸、尼泊尔、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泰国、东帝汶、越南。
金头扇尾莺迷鸟分布地:中国香港。
金头扇尾莺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湖南、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香港(华南亚种);台湾(台湾亚种)。
繁殖季从4月上旬一直到9月中旬。大部分形成一夫多妻的交配体系,一只雄鸟可同时拥有2至3只雌鸟,在一个繁殖季内,每只雄鸟可拥有4个繁殖巢。雄鸟有明显的领域行为,但不负担任何照顾子代的责任。自筑巢起,即由雌鸟独自负责。巢筑于杂草丛中,以草叶编成,离地约90厘米。每一窝产卵数为3至5枚,卵数在生殖季的末期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卵的颜色为青蓝色,有咖啡色斑点。大小平均为 16×12mm。孵卵期为15至17天。育雏期为11至13天。
金头扇尾莺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有时也见成小群,特别是冬季。
春夏繁殖季节中,雄鸟常停栖于居所环境中较高的草茎枝条上大声的鸣唱,有时也停到电线上或在空中边飞边唱,飞行时常随著歌声上下不规则的飘移。秋冬则少有鸣叫,而且常隐于草丛中,不易发现。
迁徙:留鸟。
食性:主要以蚂蚁等小型昆虫为主食,偶尔也吃杂草种子。
鸣叫声:繁殖期雄鸟于栖处或飞行时发出刺耳的,接响亮的流水般plook声,也作刺耳的高音责骂声。非繁殖期则少有叫声,偶会有夏天鸣唱声的前半段,且音量长度都缩小。
金头扇尾莺在市场上还是比较少见的,所以价格都不是那么的明确。
夏羽雄鸟前额淡棕色,头顶苍白沾烟灰色或为烟灰白色,头顶两侧和枕烟灰色,脸淡黄褐色。背、肩黑色,羽缘灰褐色在背部形成黑色纵纹,腰淡褐色,到尾上覆羽逐渐变为深栗色或皮黄褐色,尾黑色具窄的淡色或灰棕色尖端,两翅烟黑色具暗栗色羽缘。下体喉、腹白色或近白色,其余下体皮黄色。
冬羽雄鸟前额和头顶黑色,羽缘灰色,后颈暗栗色具棕色羽缘,耳覆羽烟褐色。背、肩、两翅覆羽和三级飞羽黑褐色具栗色羽缘,腰和尾上覆羽栗色,其中尾上覆羽具黑色纵纹,尾较夏羽显著延长,中央尾羽灰褐色,羽轴黑色具黑色羽干纹,其他尾羽黑色,飞羽黑褐色具暗栗色羽缘。颏、喉、胸、腹白色或近白色,两肋栗皮黄色。
雌鸟似雄鸟冬羽。分布于云南西部的种群雄鸟夏羽头顶金黄色或黄色,冬羽棕色,雌鸟和雄鸟冬羽相似。而分布于台湾的种群雄鸟夏羽头顶为黄白色,冬羽为黑褐色具黄褐色羽缘,雌鸟和雄鸟冬羽相似。
虹膜淡褐色或榛子色,上嘴红褐或暗褐色,下嘴肉色或黄肉色,脚黄色或肉色。
金头扇尾莺(学名:Cisticola exilis)体小(9~11厘米)而具褐色纵纹的莺。嘴细长,略向下弯;翼短,体型娇小,尾长。下体皮黄,喉近白,尾深褐,尾端皮黄。雌雄羽色相近,羽色单调。繁殖期雄鸟顶冠亮金色,腰褐色。雌鸟及非繁殖期雄鸟头顶密布黑色细纹,与棕扇尾莺的区别在于眉纹淡皮黄色而与颈侧及颈背同色。
栖于高草地、芦苇及稻田。性隐蔽,有时停于高草杆或矮树丛。飞行起伏。繁殖期雄鸟于栖处或飞行时发出刺耳的“buzz”声,接响亮的流水般“plook”声,也作刺耳的高音责骂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