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船即利用风力前进的船。帆船运动是依靠自然风力作用于帆上,由人驾驶船只行驶的一项水上运动。它集竞技、娱乐、观赏和探险于一体,备受人们的喜爱,也是各国人民进行海洋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1900年第2届奥运会开始列为比赛项目。
帆船起源于欧洲,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帆船是人类向大自然作斗争的一个见证,帆船历史同人类文明史一样悠久。 帆船作为一种比赛项目,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1900多年以前古罗马诗人味吉尔的作品中。到了13世纪,威尼斯开始定期举行帆船比赛,当时比赛船只没有统一的规格和级别。 帆船运动起源于荷兰。古代的荷兰,地势很低,所以开凿了很多运河,人们普遍使用小帆船运输或捕鱼。
轻舟型
船身构造简单,不具船舱。
尺寸大小不同,比赛时有一定的船型规定。
一般用于训练、娱乐、运动或比赛。
小舱型
船内应具睡眠、烹饪、盥洗、贮藏等空间。
以中程海上活动为考量设计。
大舱型
船内应具小舱型设备外,另有客厅、卫浴、贮存空间,以长时
间在海上活动为考量设计。
比赛分类
比赛用的帆船通常是由船体、桅杆、舵、稳向极、索具等部件构成的小而轻的单桅船。比赛用的帆船可分三大类:第一类是龙骨艇,艇身长6.5-22米,船体的中下部突出一块铁舵或铅舵,用以稳定船体,以减少船体的横移。由于这一类艇的艇身大,稳定性好,帆力强,只能在深水中驾驶。小的龙骨艇只要2-3人操纵,而大的龙骨艇要有15人甚至更多的人来操纵。第二类是稳向板艇,其船体中部有槽,可以安放稳向板。稳向极根据需要可以上下移动。艇身最大长6米,最小长2米。由于船体轻、设备简单、易于制造,驾驶起来也比较灵活,可以在浅水中航行。稳向板艇通常只要l-2人就可以操纵。第三类是多体艇。从事帆船运动可以增强体质,培养与风浪搏斗的顽强精神;可以在风云变幻、海潮涨落的各种气候条件下,掌握驶帆的多种技术,这对于增进航海知识和提高驶帆能力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帆船活动方式
一、训练型-专为驾帆航行的基本知识与技术所设计之。
二、比赛型-风浪板与帆船各国均有举行比赛,大致上以曲道赛、绕标赛、花式赛、长距离赛等。
我国有中正杯、青年杯、自由杯等比赛项目。
三、休闲型-以赏景、船钓、潜水、远航、探险或驾乘帆船于水域上体验之目的。
名次计算
奥运会、世界帆船锦标赛和中国帆船锦标赛通常都采用奥林匹克梯形航线。奥运会运动员限额为400名,参赛船只为270条。每个国家每个项目只允许一条船参赛。
帆船竞赛共进行11轮(49人级16轮),前10轮(49人级前15轮)选其中最好的9轮(49人级14轮)成绩来计算每条帆船的名次。每一轮名次的得分为:第一名得1分,第二名得2分,第三名得3分,第四名得4分,以此类推。前10名的船进入决赛。每条帆船在每一轮比赛中的名次得分相加,就是该船的总成绩。总成绩得分越少者名次越前。
竞赛
国际帆船比赛规则规定,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可以自带船和帆,只要经过丈量委员会按级别规定丈量合格者,均可参加比赛。
奥林匹克梯形航线有两种绕标方式,一种是外绕,一种是内绕。外绕的竞赛航线顺序是:起航-1-2-3-2-3-终点;内绕的竞赛航线顺序是:起航-1-4-1-2-3-终点。
帆船比赛根据比赛时的气象水文情况确定赛场的大小。不同级别的比赛用时不同,一般在45~90分钟之间。
帆船比赛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为集体出发的“船队比赛”,另一种为两条船之间一对一的“对抗赛”。奥运会帆船比赛都是采用“船队比赛”的方式。
起航信号发出后,赛船的船体、船员或装备的任何部分在通向第一标的航向时,触及起航线,即算“起航”。起航信号发出前,赛船的船体、装备或船员身体的任何部分触及起航线或其延长线,均为“抢航”。抢航者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则规定的方式返回到起航准备区重新起航。
参赛帆船的船体、装备或运动员身体的任何部分,在按照规定的比赛航程上绕过了所有规定的标志并触及终点线时,该船即为结束比赛。
信号与避让
帆船比赛的信息交流方式是展示“信号”,包括视觉信号(国际航海通用代码旗)和听觉信号(音响)两种,而且以视觉信号为主要依据。
帆船竞赛规则规定了比赛进行中的各种信号和避让办法,以免碰撞和发生事故,竞赛的帆船必须共同遵守。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公平航行”,必须以高超的技术和最大的速度去赢得胜利,不允许试图用不正当的手段取胜。
在竞赛航行细则中还规定航程和绕标的方向,所有帆船必须按规定的一侧绕标,否则以未完成比赛处理。如果帆船在竞赛中犯规,则要按“竞赛规则”,“航行细则”等规定接受惩罚,然后继续比赛。
裁判船是在帆船比赛中用于组织和指挥的设施。所有的“信号”都是在裁判船上展示的。在起点船信号旗杆上升起某一个级别旗时,表示准备出发,为该级别的预告信号,离起航还有5分钟;升起“P”旗(或者I、Z和黑旗),表示离起航还有4分钟;降下“P”旗(或者I、Z和黑旗),表示离起航还有1分钟;降下级别旗并伴随一声音响信号表示起航。
在打开起航线之前,帆船抢先通过起航线者,为抢航,个别召回重新起航。如果有较多的帆船抢航,裁判员无法辨明抢航帆船时,则全部召回该级别所有帆船,重新起航。帆船从5分钟准备信号开始,必须遵守竞赛航线规则和航行细则。
注意事项
帆船比赛在海上进行,而海上情况比较复杂,因此,运动员必须会游泳,并能游较长的距离。此外,运动员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以适应长时间海上风浪的考验。
国际帆船比赛,经常在强风中进行,风速每秒10~15米,既要保持航向和把握航速,又要避免翻船,这就需要运动员尽力去控制帆和船,保持船的平衡。同时又要以清醒的头脑去掌握周围的环境、水的流速、流向和气流变化。
在参赛船只较多的情况下,运动员必须熟悉竞赛规则、避免犯规。此外,运动员还必须懂得检查、整理船上的装备,尤其是调整帆具,以获得最大的动力。
李丽珊,退役帆板运动员,被称为“风之后”,1996年为香港夺得首枚奥运金牌,为中国香港代表团首夺奥运金牌,这也是香港在回归之前唯一的一面奥运金牌。李丽珊是在奥运帆板项目夺得金牌的第一个中国人。她退役后获颁授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2008年香港奥运火炬传递她跑第一棒。
自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至1996年之前,香港运动员参加的历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从未拿过奖牌,李丽珊在1996亚特兰大奥运会上的夺冠为香港翻开新的奥运篇章。
李丽珊自幼在舅父黎根的指导下练习滑浪风帆,17岁开始参加比赛,19岁(1989年)成为香港代表队成员,教练是艾培理。
她多年来获得数个国际比赛奖项,曾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夺得香港历史上首面奥运会金牌,消息轰动香港,当时她居住的岛屿长洲岛举行万人祝捷会,电视台从她落机抵港一直全程直播,这面金牌曾一度在香港牵起学习滑浪风帆热潮,她夺奖后激动地向记者说:“香港运动员唔系垃圾!(香港运动员不是垃圾!)”,成为传诵一时的名句。事源李丽珊在1990年代一次代表香港参加欧洲滑浪风帆锦标赛时,本来大会想让出多一点非欧洲人士藉位与不同人士参加,但后来报到者超过限额60人;引来一些欧洲参赛者对一众香港代表的微言,直指香港运动员是垃圾,为何还要抢夺参赛资格,直至此次夺奖才一吐乌气。
李丽珊在体育事业的杰出成就,使她获得不少荣誉,包括于1997年获英女皇颁授员佐勋章、2003年获香港行政长官董建华颁发铜紫荆星章,并多次获选为香港杰出运动员。此外,她为香港夺得首面奥运金牌之后,获香港地铁公司奖励终生免费乘搭地铁,后来油麻地小轮公司奖励她终生免费乘坐渡海轮船。李丽珊获得奥运金牌以后,成为香港大众的偶像。香港漫画《麦兜的故事》,更将李丽珊与黎根成为当中的人物,作为主角发奋向上的学习对象。李丽珊在中国的第九届全国运动会失意后一度打算退役,但她在2001年再次登上世界女子奥运板年终排名第一,这是她继1996年和1998年后,第三次获得这个殊荣,也正是这一原因使李丽珊决定坚持到釜山亚运会,而雅典奥运再次为中国香港代表队争取金牌的荣誉已经成为她在退役前唯一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