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风气攻注,两眼昏暗,眵泪羞明,睑生风粟,隐涩难开,或痒或痛,渐生翳膜,视物不明,及久患偏头痛,牵引两眼,渐觉细小,昏涩隐痛,并暴赤肿痛,并皆疗之:密蒙花(净)、石决明(用盐同东流水煮一伏时漉出研粉)、木贼、杜蒺藜(炒去尖)、羌活(去芦)、菊花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一钱,腊茶清调下,食后,日二服。(《局方》密蒙花散)
治眼障翳:密蒙花、黄柏根(洗锉)各一两。上二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食后。临卧熟水下,或煎饧汤下。(《圣济总录》密蒙花丸)
治眼羞明,肝胆虚损,瞳人不清:密蒙花、羌活、菊花、蔓荆子、青葙子、木贼、石决明、蒺藜、枸杞子。上各等分,为末,每服三钱,食后清茶送下。(《银海精微》密蒙花散)
治疗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密蒙花、青箱子、当归、赤芍、柴胡、牛膝、桔梗、决明子各9g,红花、川芎各6g,桃仁、生地各12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肝郁症状明显者加重柴胡用量或加白芍9g,去赤芍。妇女经期去桃仁;微热者,加丹皮、地骨皮。
治疗角膜溃疡:密蒙花、黄连、紫草、蕤仁各15g,秦皮、木贼草、谷精草、秦艽各20g。随证加减。将药置於洁净药锅内,加清水1500ml,先用武火煎至水沸,再用文火煎20分钟,过滤取汁;然后再如上法煎滤一次。将2次煎液混合备用。用净毛巾浸於药液内湿透,拧至湿度温度适度,敷患眼处。如此反复敷之。
密蒙花为马钱科植物密蒙花的干燥花蕾。在花期花未开放时采摘簇生的花蕾,除净枝梗等杂质,晒干即可入药。《本草衍义》载:“密蒙花,甚多。叶,冬亦不雕,然不似冬青。盖柔而不光洁,不深绿,花细碎,数十房成一朵,冬生春开。”其性凉,味甘,具有祛风、凉血、润肝、明目的功效,用于治疗目赤肿痛、多泪羞明、青盲翳障、风眩烂眼等症,为眼科要药。市场上有以瑞香科植物结香干燥的花蕾冒充密蒙花,使用时注意鉴别。
真品密蒙花
外观为多数小花蕾簇生的花序,形状、大小不一,表面灰黄色或淡褐色,密被毛茸。单个花蕾呈短棒状,上粗下细,长约3—6毫米,顶端圆而略膨大,花萼钟状,4裂,花冠筒状,裂瓣暗紫色,毛茸极稀疏;花的全体柔软而易碎,断面中央呈黑色;闻之气微香,口尝味甘而微苦辛。
伪品结香花
多数散生或由多数小花结成半圆球形的头状花序,直径1.5—2毫米,表面密被淡黄绿色有光泽的绢丝状毛茸,总苞片6—8枚,花梗粗糙,多呈钩状弯曲,单个花蕾亦呈短棒状,但个头比正品小,仅长0.6—1毫米,为单被花,仅具花被,为筒状,内有雄蕊8枚,排成两轮,子房上位;花虽亦易碎,但质脆,不柔软,断面中央亦无黑色;闻之气微无香味,口尝味淡。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密蒙花所含的刺槐素与槲皮素相似,有维生素p样作用,可降低皮肤、小肠血管的通透性和脆性;刺槐素还有某些解痉作用,能松弛胆管平滑肌,而伪品结香花既不与密蒙花为同科植物,又不具有上述各项功效,故不能代替密蒙花药用。
密蒙花为马钱科植物密蒙花的干燥花蕾。主产于湖北、四川、陕西、河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春季采收,晒干。生用。传统认为密蒙花具有清肝养血,明目退翳等功效。
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服用也没有明显副作用。
用药禁忌:
目疾属阳虚内寒者慎服。毒副作用实验表明,对正常大鼠,并不影响环己巴比妥引起的睡眠时间,而对四氯化碳性肝炎的大鼠,则能缩短睡眠时间。刺槐素毒性不大,小鼠半数致死量为933毫克/公斤。在小鼠离体小肠标本上,以乙酰胆碱致痉,刺槐素的解痉效力为罂粟碱的75%。
配伍应用
密蒙花配伍枸杞子:密蒙花清肝养血,明目退翳;枸杞子补肝肾而明目。二者伍用,清补兼施,有清肝、补肝、明目之功效,用於治疗肝血虚而有热所致的目昏、视物不清。
密蒙花配伍菊花、石决明:密蒙花清肝而明目退翳;菊花疏风散热而;石决明清肝明目,与密蒙花配伍,其清肝明目之力更强。三者同用,有疏风清肝、明目退翳之功效,用於治疗肝热之目赤肿痛、翳障。
迷蒙花是落叶灌木,高1~3m,最高可达6m以上。小枝微具四棱,密被灰白色绒毛,后渐脱落。叶对生,叶柄长6~10mm,被灰白色绒毛;托叶在两叶柄基部之间退化成一横线;叶片长圆状披针形、宽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5~12cm,宽1~4.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全缘或有不明显的疏生小锯齿,纸质,上面深绿色,被细星状毛,叶脉凹陷,下面密被灰白色或黄色星状茸毛,叶脉隆起。
聚伞圆锥花序顶生及腋生,长5~12cm,密被灰白色柔毛,苞片披针形,花梗长约6mm,均密被茸毛。花芳香,花萼钟状,先端4裂,裂片卵圆形,长约1mm,被茸毛;花冠淡紫色,略带黄色,花冠管长1~1.5cm,直径2~3mm,上部缢缩,先端4裂,裂片卵圆形,平展,长约4mm,管内面黄色,疏生茸毛,外面密被茸毛;胚珠多数,花柱长约3mm,柱头膨大而不裂。蒴果卵形,长5~6mm,2瓣裂,基部具宿存的花萼和花冠。
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山坡地或河边平地栽植。选好地后,进行深翻,深30~40厘米,耙细整平,除去杂草,做成宽120~130厘米的苗床,大田施足基肥,每亩1500~2000千克。
种子繁殖:在春季、秋季,利用当年采的种子撒播在整好的苗床上、耙平,使种子入土2~3厘米,也可开沟条播,行距30厘米,沟深3厘米,播幅10厘米,每亩用种量1千克。播种时种子和草木灰混拌,然后均匀撒入沟内,再覆草木灰一层,保持土壤湿润,搭棚遮荫或盖草。如果遇干旱需进行喷洒浇水,浇透土壤。待苗高10厘米左右,去掉遮荫棚,进行间苗,一般株距15厘米。当苗子高100厘米进行大田移栽,按株距l米,行距2米挖穴种植,穴深30厘米,每穴1株,盖土压紧,浇水,施足底肥。
分株繁殖:由于密蒙花根的萌芽力很强,一般植株生长都是丛状,在移栽时,可将1株分成2~3株进行移栽。按株距1米,行距2米进行栽植。
采制:药用根、叶、花。花、春夏采收;根、叶、四季可采。晒干备用,也可鲜用。
《雷公炮炙论》: 凡使密蒙花,先拣令净,用酒浸一宿,漉出候干,却拌蜜令润,蒸,从卯至酉出,日干,如此拌蒸三度,又却日干用。每修事一两,用酒八两浸,待色变,用蜜半两蒸为度。
性能:花、甘淡,微寒;叶、根、微苦,微寒。清热泻火、退翳、用于目赤肿痛、多泪羞明、清肝明目、目生翳膜、肝虚目暗、视物昏花、止咳平喘、美容养颜。
《本草经疏》密蒙花,观《本经》所主,无非肝虚有热所致,盖肝开窍于目,目得血而能视,肝血虚,则为青盲肤翳,肝热甚,则为赤肿,降泪赤脉,及小儿豆疮余毒,疳气攻眼。此药甘以补血,寒以除热,肝血足而诸证无不愈矣。
用法用量:3~9克。
密蒙花,又名:染饭花、九里香、小锦花、蒙花、黄饭花、疙瘩皮树花、鸡骨头花,拉丁文名:Buddleja officinalis Maxim.马钱科、醉鱼草属灌木,高1-4米。小枝略呈四棱形,灰褐色;小枝、叶下面、叶柄和花序均密被灰白色星状短绒毛,为马钱科植物密蒙花的干燥花或花蕾。有祛风、凉血、润肝、明目的作用。可治目赤肿痛,多泪羞明,青盲翳障,风弦烂眼。生海拔200-2 800米向阳山坡、河边、村旁的灌木丛中或林缘。分布于:中国、不丹、缅甸、越南。
“密蒙花,观《本经》所主,无非肝虚有热所致,盖肝开窍于目,目得血而能视,肝血虚,则为青盲肤翳,肝热甚,则为赤肿,眵泪赤脉,及小儿豆疮余毒,疳气攻眼。此药甘以补血,寒以除热,肝血足而诸证无不愈矣。”(《本草经疏》)
“密蒙花,甘而微寒……入肝经,除热养营。盖肝开窍於目,目得血而能视,虚则青盲肤翳,热则赤肿眵泪。目中赤脉及小儿痘疮余毒,疳气攻眼,得此甘能补益,寒能除热,肝血足而诸症无不愈矣。然味薄於气,佐以养血之药,更有力焉。”(《本草求真》)
“密蒙花,甘微寒,润肝燥,治目中赤脉,青盲云翳,赤肿眵眼,小儿疳气攻眼。”(《本草害利》)
“密蒙花为厥阴肝家之正药,所主无非肝虚有热所致。此药甘以补血,寒以除热,肝血足而诸证无不愈矣。”(《本草经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