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莲草为菊科植物鳢肠的全草。鳢肠为一年生草本,生于路边、湿地、沟边或田间。分布于全国各地。
夏、秋季割取全草,洗净泥土,去除杂草,阴干或晒干。鲜用可随采随用。
旱莲草带根或不带根全草,全体被白色粗毛。根须状,长5至10厘米。茎圆柱形,多分枝,直径2至7毫米,表面灰绿色或稍带紫色,有纵棱,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中央为白色疏松的髓部,有时中空。叶对生,多卷缩或破碎,墨绿色,完整叶片展平后呈披针形,长3至10厘米,宽0.5至2.5厘米,全缘或稍有细锯齿,近无柄。头状花序单生于枝端,直径6至11毫米,总花梗细长,总苞片5至6,黄绿色或棕褐色,花冠多脱落瘦果扁椭圆形,棕色,表面有小瘤状突起,气微香,味淡、微咸涩。
以色墨绿,叶多者为佳。
旱莲草味甘、酸,性凉;归肾、肝经;入阴血,善敛固;
具有滋补肝肾,乌须固齿,凉血止血的功效;
主治肝肾不足,眩晕耳鸣,视物昏花,腰膝酸软,发白齿摇,劳淋带浊,咯血,吐血,衄血,尿血,血痢,崩漏,外伤出血。
旱莲草含皂苷、烟碱、鞣质、维生素A、多种酚类化合物等。墨旱莲可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促进毛发生长,使头发变黑。以旱莲草叶粉敷出血处并稍加压迫,有良好的止血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本品能升高白细胞,有一定抗癌活性。
旱莲草适合人群:
脾肾虚寒者慎服。
旱莲草为菊科植物鳢肠的全草。鳢肠为一年生草本,生于路边、湿地、沟边或田间。分布于全国各地。
鳢肠喜生于湿润之处,见于路边、田边、塘边及河岸,亦生于潮湿荒地或丢荒的水田中,常与马齿觅(Portulacaoleracea)、白花蛇舌草、(Hedyoftisdiffusa)、千金子(Leptochloachinensis)等伴生。耐阴性强,能在阴湿地上良好生长。不耐干旱,在稍干旱之地,植株矮小,生长不良。野生状态下,鳢肠5–8月开花,开花20–30天后种子成熟,全株成熟后腐烂,自行消失。在人工播种的情况下,播种至出苗需1一2个月,出苗至开花南非20一30天,开花至成熟15一20夭,花期可延长至约1个月。然后全株枯死。[2]
种子萌发:鳢肠种子对水分胁迫比较敏感,只能在较高的水势条件下萌发,因此此水田环境比旱田更有利于鳢肠萌发生。且鳢肠是一种喜温性植物,在其他条件适宜时,当温度达到20℃时,就能充分萌发。
栽培技术:用种子繁殖。春季4月按行距30cm,开条沟、深2-3,将种子均匀播入,薄覆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稍加镇压,浇水。约经15d左右出苗。
旱莲草根据不同炮制方法的分为旱莲草、旱莲草炭,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墨草莲草炭散热防复燃。
滋补肝肾、凉血止血,可治各种吐血,肠出血等症。捣汁涂眉发,能促进毛发生长,内服有乌发、黑发功效。
《唐本草》说,墨旱莲“主血痢,针灸疮发,洪血不可止者敬之”。
《日华子本草》中也说,墨旱莲可以“排脓,止血,通小肠,敷一切疮并蚕瘑”。
《滇南本草》载,墨旱莲“固齿,乌发,洗九种痔疮”。
《本草纲目》指出,墨旱莲“乌须发,益肾阴”。《本草述》认为,墨旱莲“疗溺血及肾虚变为劳淋”。
在临床上,墨旱莲常与女贞子同用,旱莲草和女贞子都有保肝、解毒、降低转氨酶的作用,可以治疗肝肾阴虚,失眠心烦,耳鸣头晕,腰膝酸软等病证。
胃弱、便溏、肾阴虚者不宜服用墨旱莲。
旱莲草适合人群:
脾肾虚寒者慎服。
清上补下,又能变白为黑,理腰膝,壮筋骨,强阴不足,酒色痰火人服尤更奇效:冬至日取冬青不拘多少,阴干,以蜜酒拌透,盦一昼夜,粗布袋擦去皮,晒干,为末,新瓦瓶收贮;待夏至日取旱莲草数十斤,捣自然汁熬膏,和前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临卧时酒送下。(《医便》二至丸)
治虚损百病,久服发白再黑,返者还童:猪牙草(即早莲蓬)取汁,桑椹子取汁各以磁盘晒为膏,冬青子酒浸,九蒸九晒为末。上各等分,炼蜜为丸梧子大,每服六七丸,空心淡盐汤送下。(《简便单方》)
固齿:七月取旱莲草(连根)一斤,用无灰酒洗净。用青盐四两,食盐一两腌三宿,晒干。将无油锅内炒存性,把原汁渐倾入炒干为末,擦牙咽下亦妙。(《慈幼心书》固齿方)
治各种出血:旱莲草30g,檵木花12g。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治吐血成盆:旱莲草和童便、徽墨舂汁,藕节汤开服。(《生草药性备要》)
治咳血、便血:旱莲草、白及各10g。研末,开水冲服。(《福建药物志》)
治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旱莲草、灯心草各30g。水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治肠风脏毒,下血不止:旱莲草子,瓦上焙,研末。每服二钱,米饮下。(《普济方》引《家藏经验方》莲子散)
治血痢:旱莲草、铁苋菜各15g。煎服。(《安徽中草药》)治血淋:旱莲子、芭蕉根(细锉)各二两。上二味,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日二服。(《圣济总录》旱莲汤)
治小便溺血:金陵草、车前子。上二物各等分,杵自然汁,每服半茶盏,空腹服。(《医学正传》)
治功能性子宫出血:鲜旱莲草、鲜仙鹤草各30g,血余炭、槟榔炭各9g(研粉)。将前二味煎水,冲后二味药粉,待冷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治刀伤出血:鲜旱莲草捣烂,敷伤处;干者研末,撒伤处。(《湖南药物志》)
治白带、梦遗:旱莲草60g,白果14粒,冰糖30g。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治白浊:旱莲草15g,车前子9g,银花15g,土茯苓15g。水煎服。(《陆川本草》
治肿毒:鳢肠、苦瓜同捣烂,敷患处。(《湖南药物志》)
治阴癣:鲜旱莲草揉成团,用穿山甲将癣刮破擦癣上,奇验。(《疡医大全》)
旱莲草一年生草本,高10~60cm。全株被白色粉毛,折断后流出的汁液数分钟后即呈蓝黑色。茎直立或基部倾伏,着地生根,绿色或红褐色。叶对生;叶片线状椭圆形至披针形,长3~10cm,宽0.5~2.5cm,全缘或稍有细齿,两面均被白色粉毛。头状花序腋生或顶生,总苞钟状,总苞片5~6片,花托扁平,托上着生少数舌状花及多数管状花;舌状花雌性,花冠白色,发育或不发育;管状花两性,黄绿色,全发育。瘦果黄黑色,长约3mm,无冠毛。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生于路边、湿地、沟边或田间。分布于全国各地。
干燥全草全体被白色茸毛。茎圆柱形,长约30厘米,直径约3毫米;绿褐色或带紫红色,有纵棱。叶片卷曲,皱缩或破碎,绿褐色。茎顶带有头状花序,多已结实,果实很多,呈黑色颗粒状。浸水后搓其茎叶,则呈黑色。气微香,味淡微咸。以色绿、无杂质者为佳。主产江苏、江西、浙江、广东等地。显微鉴定:叶表面观: 上、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3--4个。非腺毛3细胞,长247—800μm,基部细胞稍膨大,中部细胞较长,顶端细胞而短,壁稍厚,具疣状突起。腺毛棒状,顶端钝圆,4—6细胞,长75--113μm,壁薄,内含黄棕色分泌物。